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满应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1-05-04 16: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关于我们自身利益的证明,如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理应有权利去申请复核,交通事故书对在事故中双方责任的划分有很大的影响,要慎重对待。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满应该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找了相关的资料。

  一、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满应该怎么办

  1、可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2、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3、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提出自己对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并阐明理由,人民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采纳。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满应该怎么办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如何处理

  事故认定书出具以后,就剩赔偿问题。通过以下3种途径任选其一解决:

  1、自行协商;

  2、双方一致请求交警调解;

  3、向法院民事起诉。

  自行协商一般是针对小额案件或简易案件,且双方对事故责任无异议,双方都无其他违规驾驶的情形才适合自行协商。

  三、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如何确定

  一般而言,因两方当事人(或两方以上)有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但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小的,是引发交通的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实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满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找法网小编建议事故双方积极处理,避免争吵,矛盾。交通事故是可怕的灾难,天灾人祸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平日里我们小心驾驶是不会有大的交通事故,小磕小碰偶尔有,对此事故双方可以多沟通解决,毕竟不影响到生命的事故都是幸运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994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满
3日内向上级机关申请复核
交通事故责任鉴定不满应该怎么办
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去申请复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应该怎么办
你好这个需要及时,交通事故认定书拿到几天了,只有一种就是申请复核但是时间非常短
绑定银行卡需要多少年?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
手术后感染,医院有责任吗?
因感染导致的医疗损害,如果能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由于受害人自己的原因感染的,则由受害人自己承担责任。
我的社保停了六年失业金还可以申请领取吗?
你好,根据规定,在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候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不是只要劳动者失业就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我在单位工作了六年,没有给我交社保。我想让单位给我交六年的社保能不能给我交。还是劳动仲裁
你好,一般来说,社会保险案件属于劳动仲裁案件。受理的部门为劳动局监察大队。
我在得物买了一双鞋,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怎么办
针对得物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问题,可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提起诉讼。选择时需考虑成本、效率及可行性,一般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再考虑其他途径。
单位给交了养老保险17年未给交医保能给补交吗
医保补交的方式通常包括单位主动补缴和员工个人申请补缴。单位应依据法律规定为员工补缴医保。若单位不配合,员工可向社保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选择哪种方式,应视具体
我是一名国企下岗工人,请问:国家对原国企人员。在年龄和退休金方面有何政策
原国企人员在了解年龄和退休金政策时,应首先查阅国家及地方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了解基本规定。其次,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企业工会,了解具体执行情况和操作细节。若退休
领那领那个588福利
判断领取588福利是否合法,首先要确认福利提供方的身份和信誉,其次查看福利活动的具体规则和条款,确保不违反法律法规。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
大家都在问
  • 684人咨询过
  • 697人咨询过
  • 899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