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撞伤比撞死赔偿得多吗?

更新时间:2012-12-26 11: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将受害人撞伤后,不但不停车救人,反而故意将其辗压、拖拽致死的案例:2005年12月27日晚,一司机在石家庄市区开车撞倒一位行人后,调转车头加大油门,对倒在地上的伤者又一次冲了过去一起交通事故转化为故意杀人。目前,警方已经
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将受害人撞伤后,不但不停车救人,反而故意将其辗压、拖拽致死的案例:   2005年12月27日晚,一司机在石家庄市区开车撞倒一位行人后,调转车头加大油门,对倒在地上的伤者又一次冲了过去……一起交通事故转化为故意杀人。目前,警方已经排除了该司机预谋作案的可能,人们分析,该司机做出如此极端举动,很可能是因为该司机当时产生了撞伤人不如撞死人的变态心理。(据《燕赵都市报》)   2006年8月15日,贵阳市金阳大道野鸭塘路段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把一名骑自行车的少年挂倒在地,货车司机把车停下后,非但不下车救人,反而不顾旁边两名环卫工人的阻拦往后倒车,把刚从地上爬起来的少年又压倒在地,货车后轮从少年头上碾过。 肇事司机随后驾车逃离现场。   2006年4月4日上午,浙江台州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恶性案件。一辆帕萨特轿车在倒车时将一老妇撞倒,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并没有急着下车,而是来回反复碾轧了老妇5次,致使老妇当即全身多处合并性外伤及内出血死亡。此事过程已被小区的摄像头全程录像。  肇事司机与受害人素不相识,远日无冤,近日无仇,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肇事司机丧心病狂地非要致受害人于死地?这些司机的道德品质用禽兽不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我们这里姑且抛开道德问题不谈,从法律层面上进行分析。   是因为这些司机不懂法,不知道撞死人的后果吗?答案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些司机太懂法了,同时还存在一些的侥幸心理。   首先,这些肇事司机心里都很清楚地知道,撞伤一个人很可能会比撞死一个人赔偿钱多得多,而且非常麻烦;撞死了一次性赔偿一笔钱(其中部分或全部还有可能保险公司会承担),一了百了。   第二、从刑事责任方面来说,这些司机存在着很大的侥幸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故意把人撞死的行为不会轻易暴露,不会以故意杀人来定他们的罪;别人还都以为被害人是由于交通事故致死的,这样,即使自己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按照法律规定(刑法133条),也只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实际审判中,如果自己的态度好,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的损失,具体刑罚很可能会是一年以下,甚至是缓刑。   以上两种原因,才有了上述的案例。   那么,撞伤一个人和撞死一个人,赔偿的数额究竟相差多少呢?   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都是根据以上的司法解释来确定。下面我分别计算一下撞伤一个人和撞死一个人赔偿费用,以事故发生地在北京、受害人当场死亡、年龄在60岁以下、受害人为城镇居民户口、肇事司机负全部责任为例。   一、撞死一个人的赔偿费用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撞死一个人赔偿的项目和标准都是非常明确的,赔偿数额也就相对确定。肇事司机应该赔偿的项目有: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 (司法解释第十七知第三款: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此外,现在法院一般都会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   受害人当场死亡,就没有了抢救治疗等费用。   1、丧葬费:司法解释第27条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北京市2005年职工年平均工资是34191地,那么六个月的就是17095.5元;   2、被扶养生活费:司法解释对这一赔偿项目的规定是这样的,第28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应当依法承担扶养义务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受害人的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父母:受害人的父母必须是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这两项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肇事司机才会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而且,被扶养人(受害人父母)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肇事司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部分。假如受害人是独生子(女),父母均健在,而且都没超过60岁,都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那么这一项费用将达到最高:  13244.2元×20年×2个人=529768元;  未成年子女:假设未成年子女刚出生,受害人配偶健在,受害人只有一半的抚养义务(受害人的配偶也有抚养义务),那么:  13244.2×18年÷2=119197.8元。  以上被扶养人生活费乍看起来,非常之高,但是在实践中,能够完全符合以上被扶养人条件的少之又少,受害人的父母即使没有工作,但是有劳动能力,也不是赔偿的对象;受害人父母即使符合以上条件,但有些也年事已高(60岁以上),有的父母只有一方健在,而且扶养人有数人,这些都会极大地降低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数额。子女方面,受害人或者没有子女,或者已经成年,都不是赔偿的对象,即使有未成年子女,但是年龄已大,赔偿的年限就大幅缩短。根据办案实践经验, 我们以最常见的情况为例:受害人有兄弟姐妹四人,受害人只有母亲,65岁,有未成年子女,15岁,那么:  母亲的扶养费用:13244.2元×15年÷4=49665.75;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609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撞伤交通事故
看事故认定
交通事故撞伤
你好,根据本律师多年办理相关案件经验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对于你的问题回复如下:一、由医院出具证明或者实际发生后结算,如有残疾,可要求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二
交通事故被撞伤
协商不成,受害人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交通事故被撞伤
1、事故责任由交警根据双方的过错以及原因比例来综合认定。 2、出院后先申请伤残鉴定再计算赔偿金额。 3、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
开车撞伤人后怎么赔偿
开车撞伤人后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70岁以上驾照年审提前多少天?
驾驶证年审时间一般有如下规定:C1及以下驾驶证在换证的时候审验,可以提前九十天办理,但是不能超期。B2及以上驾驶证例行年审是在到期后三十天内办理。所以根据自己的
开车撞伤人赔偿标准
开车撞伤人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因为公司没有缴纳公积金,可以要求赔偿吗?
主要还是要看当地的具体政策,如用人单位没有购买社保而辞职是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的
在网络上自己赌20万会不会被拘留?
你好,建议尽快报警处理,祝好运
醉驾追尾全责怎么赔偿
醉驾追尾全责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网上贷款,钱没收到,怎么办?
你好,建议你保存好相关证据,立刻报警
你好我的好朋友已经失联两天了打电话打视频都是无人接听可以在网上查找他的定位吗
在处理失联问题时,首先尝试通过其他朋友或家人了解朋友的近况。若长时间无法取得联系,且担心其安全,应立即报警,并提供朋友的详细信息及最后出现地点。警方会展开调查,
醉酒驾车撞到人怎么赔偿
醉酒驾车撞到人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知道对方身份证号,如何查他的房产
在涉及法律诉讼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由法院调取对方的房产信息。若聘请了律师,也可通过律师函的形式,要求相关部门提供房产信息。但需注意,这些方法均需在法律框架
医保卡密码锁住了在手机上能解开吗
医保卡密码锁住后,若尝试线上解锁失败,应尽快前往医保部门或指定银行柜台办理解锁手续。办理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填写相关申请表格,经核实无误后即可解锁。如情况紧急
您好我的车辆目前属于免检车辆但是在我未拿证之前有一个违章导致我目前无法申领免检已经逾期了一天我过几天
针对不同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操作:1.若您已处理完违章且系统允许,可直接在交管12123平台提交免检申请,并等待审核通过;2.若线上申请失败,建议您携带相关
大家都在问
  • 248人咨询过
  • 821人咨询过
  • 534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