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对方修车费用过高可以不赔吗

更新时间:2021-05-01 15: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稍有上升。在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后,往往需要认定事故双方的责任,并且要有责任的一方要支付相应的赔偿,如修车费用等等。那么,交通事故对方修车费用过高可以不赔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交通事故对方修车费用过高可以不赔吗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是不可以。无论对方的修车费用高还是低,如果是自己造成的责任,都应该负责到底,全部赔偿。但是,在交警部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后,当事人不服认定或者不服赔偿的范围的,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赔偿的项目包括:车辆等财产损失、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另如果进行伤残鉴定后评上伤残等级还可主张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多久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均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这种情况的起算时间比较容易确定,也没有太多的争议,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自当事人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算;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未制作调解终结书的,诉讼时效自调解失败之日起算;调解达成协议,但当事人不履行的,自调解书中写明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算。交通事故当事人未向公安机关提出调解申请的,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实践中争议也非常大。根据以上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三、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1、全部责任和无责任。完全由当事人中一方违章造成的事故,由违章者负全部责任,而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无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主要违章者要负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负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交通事故对方修车费用过高可以不赔吗的相关内容。总结一下,如果该场交通事故自己负主要责任甚至是全责,那要承担法律后果,负责相应的赔偿。另外,将应该赔偿的费用全部赔偿,也是自己发生交通事故后承担责任的一种体现。因此,交通事故对方修车费用过高不可以不赔。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582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铁路交通事故分为哪几类
铁路交通事故分为哪几类
交通事故赔偿范围
车损险赔偿范围有哪些
车损险赔偿范围有哪些
交通事故赔偿范围
电商店铺被投诉虚假宣传,工商处罚的最低处罚是多少
你好!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在拼多多购买商品时,我要求退款商家收取我的违约金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买了一个平板,1800买的,结果这个平板是那个人偷来的,我买的时候并不知情
为避免未来在购买物品时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您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物品,如品牌官网、大型电商平台等;其次,在购买前仔细检查物品的外观、序列号
在疫情一线工作过一个月多,回家后想入党可积极分子,不合格镇政府说超限了不能给办理,这事去哪里办
首先,了解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如是材料不全还是政审未通过等。针对原因,积极补充材料或进行申诉。其次,了解超限的具体规定,如是时间限制还是名额限制等。若确因超限无法
对方欠我5000块一直不还,一年多了
如果你选择起诉对方,首先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然后,将起诉状和证据材料递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院在受理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
高中生头发长学校处份,对吗
学校通常通过校规管理学生仪表,但处分应合理合法。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口头警告、记过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学生行为性质、影响及学校规定,避免过度处罚。
大家都在问
  • 475人咨询过
  • 502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