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由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即当地交通警察大队作出。司法实践上是由处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警察作出。也即是案件侦查人员作出的。有利的一面是对案情了解、熟悉,不利的一面是容易带个人主观片面性。而从刑事司法证据的角度加以深入的分析就不难看出,侦查人员同时又作出对案件起关健、决定作用的证据,显然是不符合刑事诉讼原则要求的。
1、根据《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书写复核申请时,一定要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不当的错误所在,并抓住有关证据不放,力争复核机关认可自己的意见;
2、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5日内,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复核审查期间,当事人不能启动诉讼程序,否则将导致复核程序终止;
3、目前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核后维持率很高,很少有改变原有认定的。所以,当事人没有十分把握,一般不要申请复核,可以在调解时要求调整责任比例,或在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划分责任。如果你当初申请复核过,并且复核结论是维持原认定,调整和重新划分责任就会更加困难;
1、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营养费: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4、受害人误工费;
5、住院护理费;
6、交通费: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
7、残疾赔偿金;
8、残疾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9、精神抚慰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主体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具体介绍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相关内容;次要介绍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赔偿标准和不服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上诉的方法。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更专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