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责任认定的期限

更新时间:2012-12-26 11: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受理报案的交警部门经调查、取证后,在情节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应根据责任分析在规定时限内,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或是否要负法律责任作出认定。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受理报案的交警部门经调查、取证后,在情节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应根据责任分析在规定时限内,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或是否要负法律责任作出认定。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 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三、对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四、交通管理部门迟迟未作出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五、“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五十条 交通警察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七日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破获案件后七日内,需要检验、鉴定的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三日内,向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提交“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   第六十条 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在二日内对“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进行审核;对复杂、疑难案件,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专家小组研究....审核: 第六十一条 对“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经审核同意后,交通警察应当按照规定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通知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相关证据,说明认定的理由和依据,宣布交通事故认定结果,并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对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当事人记录在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706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期限
交通事故认定期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
通常十天左右。
事故责任认定期限是多久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事故责任认定
首先要看双方过错情况,由交警出事故认定,后如各方协商不成,可诉讼解决。根据对方损失情况确定赔偿数额,如按你所讲,似对方应该有主要责任。
我不到一个月就买了房子,我该怎么办?
请告知具体手续来为你分析该起诉谁
微信现在被盗,我该怎么办
你好:可以报警解决依法处理
是否有助于调取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你这边有他的身份证号或者是他的户籍地址吗?或者他是公司的法人代表,还有他的车牌号,这些的话我们才能协助你调
我手机6月8号收到京东金融信息点了一下链接操作了是贷款平台我当时问对方什么平台他们说省呗结果我打电话
您可以先与平台客服协商,说明情况并拒绝支付。如协商无果,可保存相关证据并向消费者协会或金融监管部门投诉。
我在一年前打了别人与他互殴当时他没有做验伤鉴定现在他要索要赔偿怎么办
对此类情况,可协商和解、调解或诉讼。协商是双方直接谈判达成赔偿协议;调解是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共识;诉讼则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双方沟通情况、
嗑国家的拟人犯法吗?
您好,这种情况涉嫌侵犯肖像权。
我们寝室有人想偷拍我
除了偷拍,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也侵犯隐私权。处理方式包括报警、诉讼等。在隐私权被侵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家都在问
  • 416人咨询过
  • 312人咨询过
  • 800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