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程序

更新时间:2019-10-24 10: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生活中,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当受到故意伤害时我们应该积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程序是什么?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伤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接下来就是由找法网小编带来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程序的有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程序

  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的标准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鉴定的原则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鉴定的时机为伤害发生后和伤情稳定后。

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程序

  二、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相关法律规定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1、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2、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3、轻微伤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4、鉴定原则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鉴定。

  对于以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作为鉴定依据的,鉴定时应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损伤的后果为辅,综合鉴定。

  对于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作为鉴定依据的,鉴定时应以损伤的后果为主,损伤当时伤情为辅,综合鉴定。

  鉴定时机

  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

  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三、伤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一)依据我国司法鉴定通则的规定,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的,就需要出具鉴定委托书、被鉴定人的病历等材料。

  《司法鉴定通则》第十二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二)做伤残鉴定需要准备材料如下: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7、交通事故认定书。

  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9、伤残鉴定委托书。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程序”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法律上,故意伤害伤情鉴定的标准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鉴定的原则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鉴定的时机为伤害发生后和伤情稳定后。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故意伤害罪鉴定手续怎么办
对于故意伤害罪,您应前往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具体流程包括:选择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完整的伤情资料,积极配合鉴定过程,并及时获取和妥善保存鉴定结果,将其作为法律追责的重要依据。
故意伤害案件伤情鉴定由哪个机构做
关于故意伤害案件的伤情鉴定,其核心在于确认伤害程度。在刑事案件中,通常由公安机关委托进行鉴定;若涉及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协商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时,需遵循法定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建议及时进行鉴定,避免因未鉴定而影响案件的处理和赔偿计算。
怎么鉴定是故意伤害罪
要判断是否为故意伤害罪,需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主观上要有故意伤害他人的意图,客观上要有实施伤害的行为。针对此类案件,处理方式包括法律诉讼和辩护等,具体操作应根据具体案情而定。建议受害者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动态
现在这个确实有点不合理,确实不合理可以。
具体拿多少钱退休金,你应该问社保局,帮不了你。这个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可以选择和对方协商这个事。
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起诉要求赔偿损失维护权益
沈明律师
沈明律师
6分钟前
首先,如果公司有明确的损坏财物赔偿制度,应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赔偿。其次,如果损坏物品可以维修,则按维修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7分钟前
根据劳动法,月休4天可灵活安排,上半月可休2天,需与单位协商确认。
这误工费,这个要看三期误工费,要看你病假条开。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