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需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11-29 10: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交通事故如果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在受伤之后伤情稳定下来之后,需要进行伤残鉴定,通过它来确定伤者受伤的等级,然后依法争取到相关等级的经济赔偿,弥补损失。那么交通事故需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此问题的分析,欢迎阅读。

  一、交通事故需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1、可对伤残级别进行鉴定

  伤残级别的鉴定是我们计算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赔偿项目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委托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后,才能准确的计算赔偿款。损害程度从轻到重对应的伤残级别是10级到1级。鉴定出来的伤残级别直接影响到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赔偿项目的具体金额。

  2、可进行后续治疗费的鉴定

  后续治疗费主要是指受害人出现需要后续治疗或者康复的治疗费用,可以在进行级别鉴定时一并提出委托鉴定。

  后续治疗费的索赔依据一般有三种:医疗证明、鉴定结论或者是后续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以,为了减轻受害人的负担,可在实际发生前申请鉴定一次性索要赔偿。

  3、可对护理级别进行鉴定

  需要对护理级别进行鉴定的情况一般是受害人出院后仍不能自理,或者是伤残级别出来后确定需要依赖别人协助才能生活。护理级别直接影响护理费的数额,而出院后的护理费一般依据护理级别进行计算。护理分为了四个级别,分别是一、二、三、四级护理,与伤残级别一样,级别数字越低,赔偿的数额越高。

交通事故需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二、伤残鉴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3、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

  4、如果对法医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申请由双方共同认可或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指定的鉴定部门重新进行鉴定。

  重新鉴定的情况包括两种,一种是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的规定申请重新鉴定的;另一种是申请人民法院委托伤残鉴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的规定申请重新鉴定的。如果司法鉴定机构认为不构成残疾或不构成较高等级的残疾的,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

  5、鉴定结束后,当事人应对返还的有关材料、物证、检材妥善保管,以备后用。

  三、什么时候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比较合适

  一般受伤后满三个月可以做伤残鉴定,受害人也最好能在三个月期满的同时做鉴定。原因是有些病情,本来可以鉴定上伤残的,恢复的时间太长,鉴定的时候就鉴定不上伤残了,这样就失去了本来应该得到的赔偿。

  上述内容为大家简要分析了交通事故需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这一问题。大家可以学习到伤残鉴定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一个重要程序,准确地说是事故处理程序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同的伤残级别赔偿数额会差别很大,因此伤残鉴定对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都很重要。准确了解交通事故需要鉴定的范围,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怎么做
进行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时,需专业委托并真实提交材料。在自行委托时,务必选择具备资质的机构;若事故造成财产损失较大或涉及刑事犯罪,建议由交警部门委托以确保鉴定程序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障。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您的诉求
交通事故纠纷被起诉,伤着要做三期鉴定
您好,如果已经被起诉,那就应诉就可以了。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8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具体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只要您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0分钟前
根据劳动法规定,这种情况是不合法的。哪怕只工作了一天半,用人单位也必须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简单分析一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根据现行教育法规和高校招生政策,单招录取后未报到的情况不会影响您第二年继续参加单招考试。这里给您具体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您好,关于新车未上户能否退车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关于电动车被盗但车辆无法追回的情况,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情况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
为什么不算?就是你加班的效果不好。什么也。
你好,根据《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