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反车道撞人车 肇事者告公路公司意外告赢

更新时间:2012-12-26 13: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走反车道撞了别人的车,肇事者将公路公司告上法庭,最后胜诉,你听说过这种事吗?最近延吉市法院就判决了这样一起车祸理赔案,肇事方最后获得了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赔偿的医疗费5000多元。2004年3月15日19时,刘某驾驶朋友赵某的小客车,和赵某一起从延吉市出发

    走反车道撞了别人的车,肇事者将公路公司告上法庭,最后胜诉,你听说过这种事吗?最近延吉市法院就判决了这样一起车祸理赔案,肇事方最后获得了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赔偿的医疗费5000多元。

    2004年3月15日19时,刘某驾驶朋友赵某的小客车,和赵某一起从延吉市出发,经过仁坪收费站交纳了10元通行费,沿珲乌公路向西行使一段路程,返回途中行至119公里250米处会车时,因行车道上堆有煤炭,刘某将车驶向反车道,结果与对面驶来的延吉某公司的小客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及刘某、郑某受伤。同年3月20日,龙井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驾驶员刘某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为此,肇事车主赵某起诉到延吉市法院,称因为自己的行车道上堆有煤炭,其不得不占反车道才导致车祸发生,本次事故是因被告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尽管理义务,没有让道路畅通造成的,要求被告赔偿两车损失12万元及医疗费1.05万元。

    公路有限公司辩称,该公司虽然有收费权,但路政管理权及公路养护权交给了其他管理部门,该公司不应该成为被告。而且原告两次通过障碍物,应该知道该路段存在障碍物,此次交通事故发生系原告司机违章行为造成,公路上的煤炭不应该成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赵某经过被告公路有限公司所属收费站交纳了车辆通行费,双方形成了有偿使用收费公路的民事合同关系,此合同成立有效。被告应履行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义务,但被告未尽职责,没有及时清理公路上的障碍物,导致原告车辆无法畅通行使,发生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被告的行为既是不作为的侵权行为,也是不履行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义务的违约行为,因而被告应承担赔偿责任,原告朋友刘某驾驶车辆未尽注意安全的义务,应承过错责任,因此原被告双方应各负50%责任,但由于原告对车辆损失的举证没有经过鉴定机关的鉴定,所以这次判决中没有支持,而只是判决被告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两个司机医疗费的50%,即5243.70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396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车祸撞死人坐牢几年
车祸撞死人坐牢几年
交通肇事处罚案例
违章建筑举报有效吗?
可向房管,违建举报
冲关怎么处罚
冲关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处罚案例
工商局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你好,你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非法飙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飙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处罚案例
咨询法律新規?被判首犯不于以减刑現在是否修改?
首犯减刑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申请减刑。具体选择应基于犯罪分子的具体表现,如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可依法申请。
孩子生父去世我考了3o的给孩子改名母不同意怎么办
孩子改名通常需要父母双方同意。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母亲沟通解释改名原因和好处,或寻求亲属、社工等第三方协助调解。若沟通无果,可咨询律师了解法律途径,如起诉至法院请
就是网上有个男的威胁我要拿我手机号开我户籍然后还要把我全家开出来还要泛滥怎么办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短信等;2.向警方报案,提供证据并说明情况;3.咨询律师,了解个人权益和可能的法律途径;4.若对方继续骚扰,可考虑
您好,我们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将绿化面积改为停车位,而且向业主收取费用,这样合理吗
针对物业改绿地建停车位并收费问题,业主可向物业提出异议,要求恢复原状。若物业不予理睬,可向业主委员会反映,或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甚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大家都在问
  • 780人咨询过
  • 867人咨询过
  • 669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