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在交通事故中是怎样定义的?

更新时间:2012-12-26 13: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司法解释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指为了逃避法律惩处,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该司法解释强调认定逃逸的行为应同时具备主观客观要件,客观方面为逃离现场,同时又强调交通肇事的主观罪过,即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司法解释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指为了逃避法律惩处,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该司法解释强调认定逃逸的行为应同时具备主观客观要件,客观方面为逃离现场,同时又强调交通肇事的主观罪过,即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的行为。

    司法实践是比较复杂的,不是所有发生事故后,离开现场的行为就是逃逸行为,在以下的情况下,不宜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虽然驶离现场,但是在现场不远处随即打电话报警的行为。对这一类行为并不符合逃逸的主客观的要件,因此,不能认定为逃逸。

    2、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这种情况,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逃逸的主观要件,不能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3、正在离开现场途中,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有的行为人虽然当时也离开了现场,但是虽然没有证据认定其主观具有逃逸的故意,不宜认定其为交通逃逸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事故逃逸了,受害方怎样找才能解决
肇事者撞人逃逸受害者应该采取下列办法:<br>1、应当及时报警,等待警察的到来;<br>2、如果受害人有生命危险或者其他严重行为的,应该在报完警之后,送往医院及时治疗。
交通事故致人重伤后逃逸,共同乘车人的责任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划分责任,责任认定书是索赔的依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没有明确写出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询问学校或当地教育管理部门。
你好,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
多缴多得‌:选择较高缴费档次(如360元及以上)的参保人,未来领取的养老金通常更高。‌
你好,你的什么账号被删除了呢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5分钟前
建议把你想咨询的问题详细的说说目前的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