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肇事逃逸该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17-09-26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可认定为逃逸。逃逸为相关法律、法规所不允许,而且面临着诸多不利的处罚。

  在交管部门接到事故报警后,如果发生有当事人逃逸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必要时,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人民群众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

  一、对逃逸的处罚

  (一)行政处罚

  《交通安全法》第99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处15日以下拘留。第101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并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并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各地普遍规定逃逸者将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如《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45条,逃逸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二、逃逸对赔偿的影响

  逃逸对民事赔偿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逃逸影响交通事责任大小,进而影响逃逸者对事故赔偿责任的负担,因为很大程度上,事故责任决定了事故的赔偿责任。根据规定,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由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依次在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保险理赔,保险理赔不足时,由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比例适当分担:

  1、机动车之间交通事故,按照事故责任比例分担;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间交通事故,机动车方有责任的,机动车方承担更多一些的事故损害分担比例;机动车方无责的,也需承担不低于10%的损害分担比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肇事逃逸且主观恶意怎么处理
遇到肇事逃逸且主观恶意的情况,应迅速采取行动,首要步骤是保护现场并收集证据,如调取监控录像、寻找目击证人等。紧接着联系警方,全面陈述情况。最后根据警方调查和律师的专业建议,决定是否采取起诉索赔等法律行动。核心在于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并寻求公正。
非机动车有肇事逃逸的说法怎么处理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是非法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包括:首先立即停车并报警,等待交警的到来;如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刻进行救助并报警;最后,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如实陈述事实。逃逸行为将导致承担全部责任,并受到法律的制裁。请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肇事逃逸找到人后怎么处理的呢
肇事逃逸行为违反法律法规,逃逸者应立即投案自首并接受调查处理。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或刑事责任。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赔偿受害人是减轻处罚的关键。逃避责任只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根据所说情况,可以报警处理
若你提供的证据充分、对方身份明确,在一周内完成初步处理(如警方介入、口头警告、行政拘留)是有可能的,
您好,您转了多少钱呢?手续费有多少呢?如果数额不大的话,我建议你就不要追究了,毕竟数额太少,如果真的
李淼律师
李淼律师
4分钟前
你是神經病啊你想的不對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