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规则
更新时间:2019-12-04 13: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本规则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订定之。第二条(名词释义)本规则所用名词释义如下:一汽车指在公路及市区道路上不依轨道或电力架线而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二客车指载乘人客四轮以上汽车。三货车指装载货物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
本规则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订定之。
第二条 (名词释义)
本规则所用名词释义如下:
一 汽车 指在公路及市区道路上不依轨道或电力架线而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
二 客车 指载乘人客四轮以上汽车。
三 货车 指装载货物四轮以上之汽车。
四 客货两用车 指兼载人客及货物之汽车。
五 代用客车 指不载货时代替客车使用之货车。
六 幼童专用车 指专供载运未满七岁儿童之客车。
七 特种车 指有特种设备供专门用途而异于一般汽车之车辆,包括吊车、救护车、消防车、救护车、警备车、宪警巡逻车、工程车、教练车、残障用特制车、洒水车、邮车、垃圾车、清扫车、水肥车、囚车、殡仪馆运灵车及经交通部核定之其他车辆。
八 曳引车 指专供牵引其他车辆之汽车。
九 拖车 指由汽车牵引,其本身并无动力之车辆。
十 全拖车 指具有前后轮,其前端附挂于汽车之拖车。
十一 半拖车 指具有后轮,其前端附挂于曳引车第五轮之拖车。
十二 拖架 指专供装运一0公尺以上超长物品并以物品本身连结曳引车之架形拖车。
十三 联结车 指汽车与拖车所组成之车辆。
十四 全联结连车 指一辆曳引车或一辆汽车与一辆或一辆以上全拖车所组成之车辆。
十五 半联结车 指一辆曳引车或一辆半拖车所组成之车辆。
十六 车重 指车辆未载客货及驾驶人之空车重量。
十七 载重 指车辆容许载运客货之重量。
十八 总重 指车重与载重之全部重量。
十九 总联结重量 指曳引车及拖车之车重与载重之全部重量。
二十 第五轮载重量 指曳引车转盘所承受之重量。 二十一 市区双层公车 指具有上下两层座位及通道,专供市区汽车客运业作为公共汽车使用之客车。
第三条 (汽车依其使用性质之分类)
汽车依其使用性质,分为下列各类:
一 客车
(一)大客车 座位在一0座以上之客车或座位在二五座以上之幼童专用车。其座位之计算包括驾驶人、幼童管理人及营业上之服务员在内。
(二)小客车 座位在九座位以下之客车或座位在二四座以下之幼童专用车。其座位之计算包括驾驶人及幼童管理人在内。
二 货车
(一)大货车 总重量逾三、五00公斤之货车。
(二)小货车 总重量在三、五00公斤以下之货车。
三 客货两用车
(一)大客货两用车 总重量逾三、五00公斤,并核定载人座位,或全部座位在一0座以上,并核定载重量之汽车。
(二)小客货两用车 总重量在三、五00公斤以下,并核定载人座位及载重量,或全部座位在九座以下,而又核定载人座位及载重量之汽车。
四 代用客车
(一)代用大客车 大货车兼供代用客车者,为代用大客车,其载客人数包括驾驶人在内不得超过二五人。
(二)代用小客车 小货车兼供代用客车者,为代用小客车,其载客人数包括驾驶人在内不得超过九人。
五 特种车
(一)大型特种车 总重量逾三、五00公斤,或全部座位在一0座以上之特种车。
(二)小型特种车 总重量在三、五00公斤以下,或全部座位在九座以下之特种车。
六 机器脚踏车
(一)重型机器脚踏车 汽缸总排气量逾五0立方公分之二轮机器脚踏车。
(二)轻型机器脚踏车 汽缸总排气量在五0立方公分以下之二轮机器脚踏车。
第四条 (汽车依其使用目的之分类)
汽车依其使用目的,分为下列二类:
一 自用 机关、学校、团体、公司、行号或个人自用而非经营客货运之车辆。
二 营业 汽车运输业以经营客货运为目的之车辆。
第五条 (汽车驾驶人之分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
第一部分 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一、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2009年5月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3、《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 号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5、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起施行)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7、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安全管理
1、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号)
3、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
4、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
5、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1]5号)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23号)
三、安全技术
1、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2、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年8月21日)
3、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4、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建设部公告第659号 2007
年6月14日施行)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2004 年 7月 5日建设部令第 128号发布并施行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建质[2008]121号)
3、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8号发布,2014年10月25日施行)
4、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
定(建设部令第17号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6、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30号令2011年5月24日)
五、建筑起重机械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2、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六、消防
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19号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3、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1号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4、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9]46号)
七、环境保护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8号 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2013年6月29日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4、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八、安全培训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 号2013年8月19日修正)
九、安全费用
1、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
3、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有哪些规
法律分析:违反交通法规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法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