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逃避酒驾妙计,相信你就输了

更新时间:2015-07-07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什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还有什么瞒天过海金蝉脱壳,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逃避酒驾妙计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找法网小编可提醒你,相信你就输了!快来看看那些所谓的妙计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吧。

  反客为主

  在警察面前喝酒

  随车携带一瓶二锅头(成本低、酒味重),若酒后驾驶遇到警察,马上下车拿起酒瓶当着警察的面猛灌,辨称“下车才喝的酒”。

  交警解答:按相关规定,被现场查获的当事人为达到逃避刑事追究的目的,在呼气酒精测试或者提取血样前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将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予以立案侦查。

  后果:严厉打击。

酒驾

  走为上策

  弃车或掉头逃离

  醉驾后碰到交警检查,当即下车,弃车逃离现场,等酒醒后再回来领车。或者在检查站前掉头就跑。

  交警表示:一是采取视频监控、照相摄像等方式,锁定驾驶人员,再采取多种形式调查其是否有酒驾行为;二是检查站前方有民警蹲守,负责对掉头车辆进行检查。弃车逃跑的,可仿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当事人,进行罚款、治安拘留等处罚。酒驾肇事后逃逸的,将按照肇事逃逸进行处理。

  后果:自我暴露。

  李代桃僵

  酒驾后找人顶包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酒驾人发现有警察检查,立即和车上没喝酒的人调换座位;二是酒驾人逃离现场后,找没喝酒的朋友自首。

  交警表示:按相关规定,查处酒驾的位置大都在路况、照明、视线良好且有交通或治安监控设备处,利于固定证据。监控设备可以清晰拍录车辆运动轨迹、驾驶室状况及证人证言。交管部门也可通过多方证据进行互相印证,不会给顶包车以可乘之机。

  后果:可能因为包庇、作伪证承担刑事责任。

  以逸待劳

  网购测试仪自查

  各类酒精测试仪在网上卖疯了,价格从9.8元到上万元不等。商家称,酒后先用酒精测试仪自己检测一下,不超标就可以开车。

  交警表示:网购的测试仪器并不靠谱,“不能作为法律依据”。据介绍,交警使用的呼气酒精测试仪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灵敏度非常高。并且,认定醉驾酒精测试仪只是初步检测,还要抽血检测血液酒精含量。

  后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金蝉脱壳

  遇检查后扮行人

  据报道,在广东省佛山,交警看见一轿车在距检查站200米处调头逆行停在人行道上,司机下车将车钥匙扔进垃圾桶,装着行人离开。

  交警解释:执法过程中,检查站有监控设备提供的证据,“有图有真相”。还有民警和证人的佐证,酒驾司机难逃其责。

  后果:画蛇添足。

  瞒天过海

  服用醒酒药

  除了酒精测试仪,各类醒酒药也在网上热卖,一些产品标榜不仅可以养肝护肝,而且可在20分钟内起效,达到缓解酒醉症状,应付酒驾检测。

  交警表示:服用醒酒药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并不能分解酒精作用。

  后果:害人害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183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资按当地最低工资发放,合法吗?
您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公安局能检查一个普通人的电话号码吗?
你好,你有那方面的法律问题
如果60岁的老人先打人,别人还手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责任承担需要结合双方过错来定,若两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
一年后我在淘宝上买的东西出现了质量问题,我怎么能抱怨呢?
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儿女以借名义把老人家的汽车开走了,要求还回来时,以老人家老了,开不了车的藉口,故意不给回来
儿女以老人家老了为由不归还汽车,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违法。如果儿女未经允许擅自占有老人家车辆,拒不归还,则侵犯了老人的财产权。老人有权要求返还车辆,并可以通过法律途
我要迁娃娃户口过来对方不同意所以问一下派出所还在公安局要乃个办
迁户口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协商是最简单的方式,但需双方同意。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较为温和。诉讼则需法院介入,结果具有法律效力。选择时,应权衡利弊,根
老师为我的孩子不考小升初的期末我要怎办啊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与老师面对面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状态,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其次,与孩子进行深入的谈话,了解其真实想法和困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大家都在问
  • 340人咨询过
  • 310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