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15日起单双号限行 长途客车不受限

更新时间:2013-11-13 09: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作为北京的近邻,河北省保定市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采取了空前强硬的措施。从本月15日起,保定市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限行车辆范围为除公交车、出租车、警车等特种车辆以外的所有机动车。此前,环保...

  作为北京的近邻,河北省保定市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采取了空前强硬的措施。从本月15日起,保定市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限行车辆范围为除公交车、出租车、警车等特种车辆以外的所有机动车。此前,环保部提出,将加大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再加上重污染日北京也将实行车辆限行,因此保定市此次出台的严厉治污政策,也引发很多北京市民的关注。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在京津冀地区,保定并非联手治霾以来第一座发布单双号限行政策的城市,但却是实施速度最快的城市。

  保定市区实施限行

  昨天,保定市环保局宣传处李处长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出台单双号限行的规定主要是应对采暖季所带来的燃煤污染,严格控制15日起全市供暖后空气污染指数上升的趋势,市政府决定,自11月15日开始,市区东二环、三丰路、西二环、北二环(含以上道路)以内区域,按“单日单号车通行,双日双号车通行”的原则,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

  不受单双号限制的车辆包括,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送血车和抢险救险车;公共汽车、省际长途客车及大型客车、出租车(不含租赁汽车)、旅游客车(具备旅游客车营运证)等特殊用车。

  限行初期劝返为主

  李处长介绍说,限行公示期间,保定市交通局将在市区加大公交车班次和出租车的投放,提升运力,保障市民出行。对政府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下发专门通知,带头严格执行。在限行初期,对违反限行规定的车主,以教育、劝返为主,同时公安交管部门对违规车辆加大宣传。此外,由市政府应急指挥部组织,将于11月15日、16日组织两天的预演,及时发现问题,加强保障措施。

  “黑榜”不撤 限行不止

  北京晨报记者查阅环保部公布的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的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保定市连续进入空气污染较重的十座城市名单,污染最轻的一次是十座城市中排名第九。昨天,保定市环保局宣传处李处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单双号限行措施不仅只在采暖季实施,目前没有取消的时间。不过,环保部门给限行的效果定出一个目标,这就是“保定退出十座污染较重城市行列后,这一限行措施方有可能取消”。

  李处长介绍说,保定市面积不大,而且公共交通十分发达,限行措施实施后,将增加公共交通的投放,提升运力,因此限行不会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从河北当地媒体公布的数字来看,目前保定市共有机动车192万辆(含定州),总量全省第二,其中市区39万辆。那么机动车污染在空气污染占比有多大?李处长表示,环保部门和研究部门正在对机动车污染的占比率进行测算,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数字。

  针对单双号限行是否会带来机动车增加的问题,李处长表示,交通部门正在研究方案,确保机动车数量不会出现剧烈增长。但他并没有透露保定是否会实施机动车限购政策。而根据保定市城市发展规划,保定正制定有效措施,限制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确保增速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自京津冀地区联手治霾以来,保定并非第一座发布单双号限行政策的城市,但却是实施速度最快的城市。今年6月,石家庄市公布《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其中提出,自2014年起市区内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借鉴外地经验,研究制定《石家庄市小客车数量调控规定》,自2015年起实行小客车指标摇号配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北京市正规出租车到河北廊坊限行吗
关于交通政策法律规定,各地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交管部门获取权威回答。
律师解答动态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0分钟前
您好,您是在不知名的网络平台上充值的话,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被骗了,由于数额少,我建议你就不要追究了,因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1分钟前
您好,您跟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哪几种无需支付赔偿金的情况呢?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2分钟前
您好,您为什么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合约机呢?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3分钟前
您好,只要到了退休年龄,一般都可以退休,这个没有问题。
王娟律师
王娟律师
23分钟前
你好,这是属于黑网贷,对方的利息是不合法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正确还款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4分钟前
您好,如果您想咨询医药费,那直接问医院就行了,如果你想咨询赔偿数额,那要看是什么原因受的伤,医药费花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28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拨打市民热线具体咨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