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条【交强险责任限额制定原则、限额结构以及制定部门】

更新时间:2013-05-08 11: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强险条例解释:第二十三条【交强险责任限额制定原则、限额结构以及制定部门】第二十三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

  交强险条例解释:第二十三条【交强险责任限额制定原则、限额结构以及制定部门】

  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由保监会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规定。

  【详解】本条是关于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制定原则、限额结构以及制定部门的有关规定。

  本条包括三层含义:

  (一)全国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是指保险公司承担每次事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中国地域辽阔,人民生活水平贫富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为了维护人民基本生命财产安全,体现公平保障原则,强制保险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即同一类型的车辆在不同区域得到的每次事故最高赔偿额度是相同的。

  实行全国统一责任限额:一是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使其能得到平等的保险保障;二是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并促进保险公司加强合作,逐步建立快速理赔机制;三是实际操作也较简便易行。自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以后,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金额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区差异化程度提高。设立相同的责任限额后,不但可以使人民的基本生命权得到有效保障,还可以避免为获取高额赔偿,导致跨区域投保和索赔,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分项责任限额。分项责任限额,即对死亡伤残、医疗费用、财产损失等不同类型的赔付项目分别制定不同的责任限额,各种费用支出在相应的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单一责任限额方式,即无论人身伤亡还是财产损失均在同一个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其存在的问题是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程度和保障水平不十分匹配。从三者险风险特点看,财产损失发生频率高,但案均损失小,人身伤亡发生频率低,但案均损失大。据初步统计,2001—2003年机动车商业三者险总体案均损失约为7640元,财产案均损失约为3550元,人身伤害案均损失约为14870元,其中死亡残疾案均损失约为44130元,医疗费用案均损失约为8470元。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的出险频率分别为1.5%、6%和16%。

  因此,实行分项责任限额不但可以根据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保障,而且可以减低赔付的不确定性,有效控制风险,降低费率水平。同时,实行分项限额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

  死亡伤残责任限额是指每次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受伤或残疾时,用于支付除医疗费用(含抢救费用)以外的费用开支最高赔偿金额。死亡伤残费用包括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理费用开支。

  医疗费用责任限额是指每次事故造成受害人伤亡时,用于医疗费用(含抢救费用)开支的最高赔偿金额。医疗费用(含抢救费用)包括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等。

  死亡伤残费用和医疗费用支付的项目和金额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临床诊疗指南的有关规定,并提供医疗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出具的收款凭证、证明。

  财产损失责任限额是指每次事故对受害人财产损失的最高赔偿金额。

  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是指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过错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对于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限额。该责任限额一般低于被保险人有过错情况下的赔偿限额。设计无责任赔偿限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无论交通事故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过错,均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兼顾投保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体现公平性原则。

  (三)责任限额具体标准由保监会会同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制定。责任限额的标准设置不仅关系到道路交通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关系到投保人的经济负担,关系到保险人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还关系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设定合理的责任限额至关重要。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作为保险行业、道路交通、医疗机构、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中国国情和消费者经济承受能力,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强制保险责任限额。

  我国台湾地区及其他国家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设立情况如下:

  1.我国台湾地区规定:每人医疗给付/每人残疾或死亡给付/每人伤亡给付合计:20万/140万/160万新台币(合人民币5万/35万/40万元)。

  2.日本规定:每人死亡/残疾/体伤:3000万刀5万—4000万/120万日元(合人民币230万/5.77万—307.7万/9.23万元)。

  3.韩国规定:每人死亡/体伤/残疾:8000万/1500万/8000万韩元(合人民币56万/10.7万/56万元)。

  4.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规定:人身伤害每人每次事故/人身伤害二人以上每次事故/每次事故财产赔偿限额:1.5万/3万/0.5万美元。

  5.美国马萨诸塞州规定:人身伤害每人每次事故/人身伤害二人以上每次事故/每次事故财产赔偿限额:2万/4万/0.5万美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176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1、保险公司只按次要责任比例30%赔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
你好,首先对你的信任表示感谢! 保险责任范围是根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的责任来认定的。保险公司只对投保人的的损失进行赔偿。民法的赔偿比例应根据责任事故认定书和双方
1、保险公司只按次要责任比例30%赔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
1、应该在保险责任限额内全部赔偿,具体按保险合同定。2、即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由机动车一方自行承担。3、民法中一般主要责任为60%--90%,次要责任为
1、保险公司只按次要责任比例30%赔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
按现行法律,保险公司按比例赔付是合法的.超过责任限额的仍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一方起诉按交法现行规定,如无交法第七十六条(二)规定的情形,由机动车一方负全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1、保险公司只按次要责任比例30%赔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
这位朋友你好,这里所说的责任限额是指保险责任限额,也就是你所签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所承诺的赔偿限额。保险公司按何标准赔偿,这要看保险合同的约定。如果非机动车一方起
我们都再婚了,女人没有孩子,能得到独生子女吗?
法律分析:原则上另一方依然可以享受,但是独生子女按下列标准确定:(1)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的;(2)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如何起诉强奸罪没有证据
起诉强奸罪的取证:积极收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包括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手机短信息等直接有利的证据。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交强险免责条款多少条
交强险免责条款多少条
交强险条例解释
公积金可以提取两个月吗?
法律分析:符合条件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是有限制的,按照相关规定应该具备下列条件:(一)职工所在单位和职工本人每月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二)符合《住房公积金
车出险多长时间能定损
车出险多长时间能定损
交强险条例解释
超过8个小时了会怎么样?
超过8小时工作,处理方式包括与雇主协商加班补偿、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实际情况,如加班是否频繁、是否得到合理补偿、是否影响健康等
交强险规定是什么?
交强险规定是什么?
交强险条例解释
我在公司上班工资没发直接跑路,我目前能提供只有钉钉打卡记录,和出警记录
除了申请劳动仲裁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你还可以向当地工会寻求帮助,工会通常会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指导。此外,你也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农村90岁高龄老人去世都有什么补助?
农村高龄老人去世补助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申请丧葬补助金、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等。申请时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死亡证明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老人是否参加过
大家都在问
  • 691人咨询过
  • 394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