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第三者范围界定

更新时间:2012-12-26 12: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家属是否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之读者意见综述编者按:7月5日,本版由一篇文章引出被保险人和驾驶人员的家属算不算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的讨论。编辑提供了了解到的三种观点:一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家属肯定不算第三者;二是要分车里车外,如
——家属是否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之读者意见综述

编者按:

  7月5日,本版由一篇文章引出被保险人和驾驶人员的家属算不算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的讨论。编辑提供了了解到的三种观点:一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家属肯定不算第三者;二是要分车里车外,如果家属在车里,则不是第三者,如果家属在车外,则是第三者;三是只要是驾驶人员没有故意,家属应该算第三者。随后,不少读者来稿,对这三种意见进行了选择。现把来稿的情况做一整理,并约请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于敏为本次讨论作总结。

  观点一:为防范道德风险,家属不算第三者

  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彭志新给出了两点理由:第一,将家属排除在第三者之外,符合基本的法学原理:任何人都不能从其犯罪或违法行为中受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之所以将本车人员及其家属人员排除在第三者的范围之外,其原因有二:一是在机动车保险合同中,已经排除了受害人故意造成伤亡而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情形。既然本车人员自己违法,那么其家属即使被致伤亡,也是因为本车人员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保险公司如若给予赔偿,无疑让违法行为人自己从自己的违法行为中受益。二是如果将家属包括在第三者范围之内,具有很大的道德风险,容易助长本车人员与家属共同骗保,不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动摇保险的诚信基础。尤其在保险业还不是特别成熟的时期,为了保险公司的壮大成长,将家属排除在第三者之外很有必要。第二,将家属排除在第三者之外,符合合同的目的解释规则。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目的在于保护本车人员以外的与本车人员无关的其他受害人的权益,而不是保护肇事的本车人员。作为本车人员的家属,与本车人员的利益实际是一致的。因此,无论其坐在车内还是车外,也不管其伤亡有无故意,其伤亡均在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之列。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金毅也持相同观点。

  但彭志新特别提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扩大了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的范围,本车人员的家属只要不是故意造成伤亡,也将享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带来的好处。实际上,他持的是第三种观点。

  观点二:家属在车里,不算第三者;家属在车外,是第三者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朱永泉认为,观点二所作的文义解释符合立法原意,也符合保险业规范。其一,保险公司的商业险种有“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险”的险种之分,险种的设计显然以交通事故受害人所处的空间位置为基准,当驾驶人员和车上乘客在车辆内发生交通事故,就本车而言,这些人员仅在“车上人员险”赔偿范围内享有求偿权。其二,这些人员离开车辆后在道路上的身份应属“行人”,他们的权利理应与其他行人一样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这时如还将其视为“本车人员”而排除在本车三者险或交强险赔偿责任之外,既不符合法理,也不符合公平原则。可见,从空间角度理解第三者具有法律适用上的科学性。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   对于第二种观点区分车里车外,湖南省会同县人民法院袁仕友认为,这种对第三者的概念进行界定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已被废止。2000年6月15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保监发[2000]102号)规定,除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外的,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致使保险车辆下的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在车下的受害人是第三者。由于上述规定与现行法律的要求相悖,中国保监会已于2005年2月24日予以废止(保监发[2005]18号)。北京市泰福律师事务所师安宁认为,该第三者是相对于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产生的第三者,而不是相对于车辆和车体的间隔来区分产生的第三者。实际上,第三者是个不特定的主体,其只是一个有范围限制的集群概念,只有当发生事故后有具体的受害人时,该第三者才被具体化和特定化。那种以车身内外来区分第三者的观点是误将“车体”这一物等同于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的产物。

  当前,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都规定了保险车辆造成被保险人、本车驾驶员及其家属人身伤亡的属除外责任的免责条款,而且一般都是以格式条款的形式体现出来。对此,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周兴中认为,同样的人、同样的生命、同样的车祸,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结果,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公正原则,也违背了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的基本理念。保险条款这种设计逻辑上偷换概念,错误地将本人和其家属成员排除在第三者之外。江西省万年县人民法院鲁强认为,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具有法定意义上的内涵,不允许当事人随意缩小范围。保险合同将司机及其家庭人员排斥在第三者范围之外,实质上是保险公司为减少理赔项目,将风险转嫁给被保险人而设置的免责条款,应受到法律否定性的评价。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五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的合同无效之规定,应当认定该免责条款无效。保险公司即使履行了对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也不能免除其理赔的责任。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尤钢、张传军认为,不能因为被撞的人员对象不同,就规定保险公司承担不同的责任甚至免除责任。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条关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的规定而认定为无效条款,以充分保护格式合同中弱势当事人的权利。墨帅认为,该项免责条款已越来越不适应保险业实践的发展,也无法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支持,无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是《条例》,都未赋予保险公司这样的免责权利,尤其是保监会日前向社会公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事实上已经摒弃了这一免责条款,应当说是一个进步。此外,从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相关保险法律规定来看,也鲜见有这样的免责约定。

  袁仕友反映了他们法院曾审理的一起案子:客车按核定的座位数由其所在单位投保了车上人员责任险,后该车在营运时发生交通事故,客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其妻作为随车乘务员也受伤。司机家属起诉要求财保会同支公司在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保险限额内赔偿保险金。湖南省会同县人民法院判决支持了司机家属的诉讼请求,但司机所在单位不服,认为其对保险金享有独立请求权而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驳回了上诉,维持了原判。会同县和怀化市两级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在“车上人员责任险”、“第三者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之间找到了法律上的联结点,使受害人均依法得到了妥当的救济。 [page]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李晓理、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法院刘文基、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涂晓红、山东省海阳市市委政法委姜晓光等也持相同观点。

  在认同第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还有人作了这样的区分:

  师安宁认为,司机的近亲属属于第三者范畴,而被保险人的近亲属不能构成第三者。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人民法院刘家梁认为,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属不是第三者,而未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属属于第三者。

(整理人:张娜)

编后

  家属是否属于第三者,只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第三者范围界定中的一个具体问题。通过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已经明确。但第三者范围究竟如何界定,就这一具体问题的讨论显然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就此问题,来稿中也涉及了一些,但仍有分歧,主要是能否包括被保险人和驾驶人。对第三者范围进行界定时应把握什么标准,来稿中未有人涉及。这些问题且听专家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636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机动车索赔范围
您好,您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或者向肇事另一方索赔。欢迎来电,免费咨询。
第三者赔偿的范围
以上赔偿项目需要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否则不予赔偿;建议通过交警或法院依法赔偿,否则保险理偿很困难。
机动车辆的范围
到车管所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商业第三者的赔付范围
你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保险机动车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 被保险人及其家
97年独生子女有哪些补贴?
你好,要看当地政策
第三者责任险多少钱一年
第三者责任险多少钱一年
第三者责任保险
有没有偷东西。我该怎么办?
建议报警处理。偷盗手机的行为属于盗窃,在数额较大的情形下是涉嫌盗窃罪的,如果没有到盗窃犯罪的起刑点也是可以处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如何快速退款虚贝租号微信?
您好,可以和收款人协商
第三方保险全赔吗
第三方保险全赔吗
第三者责任保险
我在拼多多平台上开网店被骗了。能不能回来?
你好,有没有对方信息,有的话,可以直接起诉
专门找过期食品要赔偿违法么
处理此类问题,可协商赔偿或起诉。选择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时间成本等因素。若证据确凿且希望快速解决,协商赔偿更合适;若对方拒绝赔偿,可起诉以维护权益。
08年12月份现在满不满16岁
除周岁外,法律中有时也涉及虚岁等计算方式,但通常周岁更具法律意义。未满16周岁,在法律上通常享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选择处理方式时,应基于具体法律条款和情境判断。
外国人要我的手机号和住址
即使外国人声称有紧急事情,你仍应谨慎处理。可询问其紧急情况的性质,并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提供帮助,如报警或联系相关机构。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要权衡是否有可能帮助
网购买到三无产品在哪里起诉
网购买到三无产品可起诉或投诉。起诉需满足条件:明确原被告、具体诉求和事实理由,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投诉则可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提供购物凭证和问题描述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