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撞死人判多久

更新时间:2021-07-26 12: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驾车行驶时我们市场会遇到交警设卡查酒驾,因为酒驾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酒驾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也可能是很严重的,如果达到醉驾的标准就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醉驾撞死人判多久?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醉驾撞死人判多久

  醉酒驾车撞死人,涉嫌造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下列情况影响量刑问题:

  1、是否有逃逸情况,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逃逸方离开现场逃跑,对他的判决不利,但如果他不逃跑,站在犯罪现场报警,则有利于他在交警到场的情况下被判刑;

  2、对受害人的损失是否有任何积极的赔偿;

  3、不论是否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如果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并积极赔偿家庭成员造成的损失,可给予较轻的惩罚。

 醉驾撞死人判多久 

二、

酒驾和醉驾的区别有哪些

  1、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不同。酒驾: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豪克。醉驾: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

  2、处罚力度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罚款金额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而从危害程度来看,醉酒驾车的危害性要远比饮酒驾车的危害性更大。

三、

酒驾的危害

  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心理变化: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醉驾撞死人判多久的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醉驾撞死人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可能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作为驾驶员一定要谨记不能酒后驾车,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醉驾撞伤孕妇处罚拘役多久
关于醉驾撞伤孕妇的处罚,刑拘时间因案件性质而定。如果是刑事拘留,时间最长可达37天;若是行政拘留,则最长15天。处理此类案件需综合考虑案件细节、相关法律条款及执法机关的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个人情况的准确建议。
醉驾出车祸撞伤一人轻伤判多久?
醉驾血检超标是违法行为,将面临拘役、罚金和吊销驾照的处罚。拘役期限可能在1-6个月之间,罚金数额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旦驾照被吊销,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强烈建议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安全驾驶。
醉酒驾车撞伤人判多久,法律上怎么判
一、醉驾出交通事故判多久 1、酒驾出交通事故判多久,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分别是: (1)酒驾出交通事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是指刑法上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刑法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对于未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的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 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根据所说情况,可以报警处理
若你提供的证据充分、对方身份明确,在一周内完成初步处理(如警方介入、口头警告、行政拘留)是有可能的,
您好,您转了多少钱呢?手续费有多少呢?如果数额不大的话,我建议你就不要追究了,毕竟数额太少,如果真的
李淼律师
李淼律师
4分钟前
你是神經病啊你想的不對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