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社保仲裁部门受理吗

更新时间:2021-05-12 1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现在社会进步的越来越快,法律制度也完善的越来越规范,我们都知道,我们在生活中避免不了会产生矛盾,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寻找途径去解决,我们要知道不仅有法院,还有仲裁,那么缴纳社保仲裁部门受理吗?以下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缴纳社保仲裁部门受理吗

  对于申请人主张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申请,因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由行政部门进行规范,不属于仲裁委受案范围。社会保险由政府举办,行政性、强制性是其重要特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由行政部门进行规范。社会保险等险种的保险费的征缴由社会保险征收机构按审核的缴费比例和基数征缴,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亦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同时,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征缴社会保险费用是社保管理部门的职责,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依法办理社会保险,故社会保险的缴纳属于行政法规规定的范畴。如果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用人单位、劳动者就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或者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发生的争议,是征收与缴纳之间的纠纷,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由此可见,员工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待遇维权时,应向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申请依法责令用人单位缴纳。综上,员工与用人单位因缴纳社会保险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仲裁部门的受理范围。

缴纳社保仲裁部门受理吗

二、

劳动仲裁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

我国关于社保的法律规定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应该要做的事情,是政府为了保障劳动者而做出的一项行为,要是不交就是违反了行政法规,是行政部门该管理的,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缴纳社保仲裁部门受理吗的相关内容,若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仲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654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社保纠纷仲裁部门和法院都不受理
第一,劳动法哪条规定了保险没有时效?你说的七十二条可没有这样规定;第二,解释三第一条说的是因单位不交保险且不能补缴造成的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纠纷,不是不缴纳社保纠纷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未缴纳社会保险被北京仲裁委立案仲裁
建议你到当地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律师委托
公司年底裁员,签了离职补偿协议,但是不肯给年终奖,仲裁有用吗
法律分析:仲裁的期限是1年,如果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在劳动关系解除后一年内你都可以向用人跟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拒不支付,你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怎样恢复手掌12333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资料为:1、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2、申请人身份证明;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
微信聊天语音记录申请劳动仲裁,手机通话录音作为证据吗?
你好!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由申请人填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列明仲裁申请的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同时还需要提交跟申请事项有关的各种证据材料的复印件。目前我国的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流程准备材料有哪些?
你好,需要准备诉讼材料,举证,立案,送达,开庭,判决这些程序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仲裁
需要举证劳动关系在去仲裁
有经济认合作合同没有劳动可以申请仲裁吗?
法律分析:员工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但是需要先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在确认劳动关系之后,需要申请其他仲裁的,可以继续进行申请。所以没有劳动合同也是可以申请
仲裁机构要调原告户籍信息
你好,具体什么事情
劳动仲裁相关咨询
说下情况,具体了解下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