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哪几种形式

更新时间:2019-07-12 16: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解决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哪几种形式依据劳动仲裁法,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一)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后,通用人单位协商是绝大多数人会采取的方式

  解决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哪几种形式

  依据劳动仲裁法,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

  (一)协商

  发生劳动争议后,通用人单位协商是绝大多数人会采取的方式,我们在发生纠纷后,当然可以同用人单位协商。当然,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协商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劳动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工会作为劳动者的组织,有代表劳动者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的权利和义务。而第三方究竟指哪些组织,仍需法律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细化。现在可理解为有权调解的组织,具体将在下面详述。

  (二)调解

  劳动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并在 第十条到第16条详细规定了调解的程序:

  1、调解的组织

  劳动仲裁法第十条规定了3种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2、调解具体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3、调解的法律效果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三)仲裁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诉讼

  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人仲裁申请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是否手里决定的,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仲裁依然是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其中本法另有规定主要指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但是,这两种争议仅仅是单位不得到法院诉讼,劳动者还是可以诉讼的,劳动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对于仲裁结果显然错误的,单位也不是没有救济手段,但是单位不能向法院起诉,仅能要求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违反法定程序的;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仲裁的具体程序

  (一)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为当地劳动部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体的机构设置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了解。

  (二)仲裁的管辖及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三)仲裁的申请和受理

  1、仲裁申请时效

  仲裁申请的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力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不受一年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申请仲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合同有哪几种终止的形式,怎么样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 劳动合同期满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 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 5. 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有哪几种,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首先是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即按法定程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的工资包括哪几种形式
1、计时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工资等级以及工资标准检验和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 2、计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量和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 3、定额工资是按照劳动定额完成的情况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律师解答动态
上午好,你只是修改贷款上的信息没用的。因为你和这个民生小额贷款之间已经签了合同。民生小额贷款那边作为
你好,是有法律问题需要帮助和分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对方未按合同18号交车,已构成违约。人事要求赔偿本金百分之四十不太合理,因为是对方先违约。可以和对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网恋被骗感情若仅涉及情感层面,找人比较困难且法律较难介入。但要是存在财产损失,可收集聊天记录、转账记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另一方支付的抚养费数额,要结合其收入、孩子实际需求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其月总收入
我在大化恒力城干活,干完老板不给工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老公老说你出轨,首先要和他心平气和沟通,了解他产生这种怀疑的原因,把事情解释清楚,消除他的疑虑。可以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