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政诉讼起诉书范文
更新时间:2020-04-17 15: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觉得有失正确和公正,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请求。而对于受理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起诉状是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根据,同时也是成为审判结论的重要依据。那么最新行政诉讼起诉书范文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一、最新行政起诉状范本及格式
原告:×××,男,××岁,×族,××(职务),住××市××区××街×× 号。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被告:××(某行政机关) 住所地:××市××区×××路××号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
案由:××拒不履行法定职责。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向 原告公开赔礼道歉;
(二)判令被告依法对××拒载伤害原告的恶劣行为作出处罚。
事实与理由:
(写明具体案情)
根据《××条例》的有关内容,被告没有履行其所应负有的责任,给原告及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后果,依据《行政诉讼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公断。
此致
××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
××年×月×日
附:本诉状副本 一份
书证 一份
二、行政诉讼起诉状的功能
撰写行政起诉状,是《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力。原告被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之后,为了维护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受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来说,起诉状是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根据,并成为审判结论的重要依据。
三、行政诉讼起诉书的特点
1、起因的单一性。行政起诉引起争议的对象是专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他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2、起诉权的专属性。起诉人,即原告是专指受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的国家行政机关不能提出起诉。
3、起诉程序的规范性。行政诉讼的起诉有两种程序:一种是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向人民法院起诉;另一种是原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最新行政诉讼起诉书范文的相关知识内容。综上所述,行政诉讼状正文内容应包括三项: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正确撰写行政诉讼二次上诉状
撰写二次上诉状需简明扼要,明确上诉请求和理由。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一审情况,并依据事实、法律充分阐述上诉理由,合理表达诉求。
行政诉讼二诉如何去写上诉状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状的写法如下:
1. 上诉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等;
2. 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及上诉人收到的时间,以及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名称;
3. 写明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4. 注明提出上诉的时间。
同时,需要注意:
1.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将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起诉书范文如何写
行政诉讼起诉书的书写:
标题写为行政诉讼起诉书,在开头要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段写好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最后起诉人签名并附上日期。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