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诉讼中,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诉的行政机关地位平等吗?

更新时间:2009-12-12 23: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行政主体的双方当事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他们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平

  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行政主体的双方当事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他们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要接受人民法院的裁判。行政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不因自己在行政管理中所处的管理地位而在行政诉讼中享有特权。

  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与民事诉讼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不完全相同,表现为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的行政诉讼权利与义务不完全对等。主要有: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只能当被告,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而充当原告;

  2.原告享有起诉权,被告没有反诉权;

  3.被告负有举证责任;

  4.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因此,双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不等于他们的行政诉讼权利义务对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务员招聘是行政行为吗,是否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规定如下: 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特别地,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如果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或者其它案件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时,行政机关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履行。若行政机关在此期限内未履行,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如果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则应遵循这些规定。此外,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未履行,则提起诉讼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诉讼代理人故
**行政诉讼的被告** 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3.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4.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