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法律规定不协调而导致的重复起诉应予受理

更新时间:2011-07-01 10: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案情」2002年4月,某市居民石某某未经城市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在其住宅院内建造附属用房两间,建筑面积21.7平方米。石某某与邻居王某某原先关系暧昧,后因琐事发生矛盾

「案情」

  2002年4月,某市居民石某某未经城市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在其住宅院内建造附属用房两间,建筑面积21.7平方米。石某某与邻居王某某原先关系暧昧,后因琐事发生矛盾,王某某遂于2003年5月向该市建设局举报石某某未经批准建造附属用房。市建设局经调查取证,认定该附属用房系违法建筑,于同年7月8日作出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次日将处罚决定书送达给被处罚人石某某。

  石某某不服行政处罚决定,于7月30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其对主房及宅院用地在1998年已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书,所建造的附属用房并不影响城市建设规划为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市建设局对其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市建设局则以石某某起诉时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诉讼期限,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石某某起诉。某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开庭审理查明,石某某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于同年8月30日裁定驳回石某某起诉。

  驳回起诉裁定送达后,石某某未上诉,但于同年9月6日向某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某市人民政府于同年11月4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市建设局对石某某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石某某对复议决定不服,因复议决定系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故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市建设局为被告,于11月13日再次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争议」

  原告石某某此次起诉的事实和理由与上次起诉而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的事实和理由同一,显属重复起诉。因此,就原告石某某此次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行政相对人对同一具体行政行为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亦无需进行实体审理,而直接裁定驳回起诉。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石某某对复议决定不服,在法定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评析」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其主要理由如下:

  一、对重复起诉不予受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起诉人滥用诉权

  重复起诉通常包括行政相对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在人民法院准予撤诉后或者经人民法院裁判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针对同一事实和理由分别向不同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等。这些滥用诉权的情形,不但极有可能导致就同一事实作出不同的裁判,有损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严肃性;而且将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浪费司法资源。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起诉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是十分必要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151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应按何时的法律判决
按照从旧兼从轻原则,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处罚,但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处罚,家人在判决之前是不能和他见面的,应当在十年以上无期或者死刑处罚
请求法律支持
谁雇佣谁承担责任
请求法律支持
您好,如果您下定决心要离婚了,是可以离得掉的,离婚有两种方式,包括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您有与对方协商过这个事情吗?协议离婚是比较便捷的办法,实在不行再考虑起诉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查询收到法院传票的真伪?
是什么信息呢。详细的说一下
公司未缴纳社保,能否申请劳动仲裁补缴?
补办社保问题可依法向社保机构申诉。如果是员工自己离职或辞职,则无法要求经济补偿。但如果公司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保或拖欠克扣工资,则公司
了解对方的身份证号码、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他?
如果有对方的身份信息,要找失联多年的人可以去公安部门请求寻人查询。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信息,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在网上用对方的名字,曾用手机号等信息进行搜索
律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在以处对象的名义,借的钱,能否要回来?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诉讼、调解与仲裁。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及双方意愿,诉讼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耗时,调解快速但需双方同意,仲裁则需事先约定。
如何确定案件的案由
如何确定案件的案由
其他行政诉讼案由
关于特特工种提前退休
单位不同意时,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劳动监察部门申诉。需准备充分证据,证明符合提前退休条件。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
我们学校的老师让我报体育,违法吗?
老师建议学生报体育通常是基于教育和健康考虑,并不构成违法行为。然而,若老师采取强制报名、体罚或其他不当手段,则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处理方式包括与老师沟通、向学校管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