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当庭认证若干问题

更新时间:2014-04-25 11: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实行行政诉讼当庭认证,是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方式改革中公开审判制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行政诉讼证据规...

  实行行政诉讼当庭认证,是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方式改革中公开审判制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72条第1款规定:“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庭认定的,应当当庭认定;不能当庭认定的, 应当在合议庭合议时认定。”对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可行性予以了肯定, 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科学、严密的当庭认证规则体系,没有具体规定当庭认证的概念、特点、内容、方式以及在庭审中的程序定位等。

  由于规定过于原则,造成法官认识上的分歧和实践操作中的无序,各地法院做法不一,当庭认证过多地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制约了行政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概念、特点

  (一)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概念

  传统的审判方式对行政诉讼当庭认证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实践中称谓不一,有称“当庭认定”,有称“当庭采证”,有称“当庭确认”。笔者认为,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概念应是指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官按照行政诉讼证据认证规则,对诉讼参加人提供的证据、法院调取的证据等证据材料,经举证、质证或辩论后,进行分析、审查、判断,在法庭上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予以确认,从而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特点

  行政诉讼当庭认证实质是认证方式的一种,主要是强调要在法庭上认证,不能在庭外认证,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认证又有所不同,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认证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开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公开的,认证是当庭进行的,而且是在当事人举证、相互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它是反映诉讼活动公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程序性。举证、质证和认证是行政诉讼庭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理行政案件的必经程序,认证又是在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当庭认证具有程序性的特征。三是即时性。当庭认证是行政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要求法官在当事人举证、相互质证后,及时对证据加以确认,这既增加了审判的公正性、透明度,又加强了审判的公开性,防止了暗箱操作带来的弊端。

  二、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内容

  在行政诉讼中, 有的案件案情是错综复杂的,证据是形形色色的,仅仅根据法庭上对一个或一组证据的举证和质证,往往很难对证据作出全面的判断。特别是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和证明价值问题,一般都需要综合评判案件中的各种相关证据甚至全部证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而这在多数案件中都只能在最后合议庭评议时才能完成。那么,法官在法庭上认证的内容是什么?

  要树立新的认证理念。长期以来,实事求是一直是我国诉讼法学界公认的人民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它要求人民法院从实际出发,忠实于案件事实真相,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审查、判断证据,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对诉讼的证明要求采“客观真实说”,在“客观真实说” 理念的指导下,为保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与真实的案件事实相一致,不管案件事实有没有查清的可能性,也不管需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力、物力,法官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调查取证,从而导致审判效率低下,浪费了有限的审判资源。在无法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许多审判人员因怕受到错案追究而不敢裁判甚至拒绝裁判,违反了法官不得拒绝裁判的司法理念。使审判人员调查取证和审核认定证据过程中先入为主,不利于保持法院居中裁判的中立地位,在客观上助长了当事人无限申诉,导致对案件的反复审。“客观真实说”在理论上具有抽象性,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的影响,实际上往往难于实现;在实践上“客观真实说”具有笼统性、操作性差的缺陷,不能真正解决诉讼证明中的问题。《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53条明确提出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则明确法律真实的诉讼证明要求即采“法律真实说”。法官在证据认证时对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只要达到法律真实,而不必达到客观真实。

  三、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方式

  根据当庭认证与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程序的衔接,当庭认证的方式可分为一证一认、归类认证和综合认证三种方式。

  (一)一证一认方法是指在当事人举证、质证后,由法官对证据逐个作出认定,说明采用与否及其具体理由。此方法具有简洁明晰、脉络清楚,一目了然的特点。一般适用于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件。如行政机关所举的事实证据是否违反了“先取证、后裁决”的法定原则,程序方面的证据是否违反了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法定程序要求,如若违反则该证据就不能做为定案的依据。即根据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应当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的非法证据。但由于这种方法是以每个证据为一个单元,割断了证据之间的互相联系,难以纵揽全局,融会贯通,如果匆忙作出认证,有可能导致认证错误。另外,这种认证方式对法官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一般较难掌握。

  (二)归类认证方法是指根据案件发生的几个阶段或将说明案件某一事实的有一定关联的几个证据归纳为一组,对一个阶段的证据和一组证据经过举证、质证后,法官对该段或组中的各个证据予以认定,说明理由。归类认证是一组证据质证完毕后再认定,法官对一组中各个证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易出现证据之间相互矛盾的认定。这种方法能使法官对一阶段或一组证据中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联系有较全面的了解,避免对证据作出相互矛盾的认定。这种认证方法一般适用于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居间裁决案件。如不服拆迁房屋裁决决定案,就需对被告所举证据和原告所举证据分组认证。

  (三)综合认证方法是指对整个案件所有证据质证完毕,法官综合证据相互间的联系,作出综合分析判断,决定对证据的采用、采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全部证据质证完毕之后进行的,法官已对全部证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可以综合整个案件证据的关联性,容易发现单个证据间、每一段证据和整个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避免局部认定出现的片面性。它适用于案情复杂或新类型的案件。如涉农案件以及与基本国策有关的社会敏感性强的行政争议案件。

  四、行政诉讼当庭认证的程序定位

  在行政诉讼庭审程序中,当庭认证与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程序的衔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当事人质证与法官认证在时间上分离太久,在内容上不能衔接,相互间很不协调。那么,当庭认证到底应在何时认证?也就是指当庭认证的阶段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证据是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当庭认证应当在法庭调查阶段进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参考当事人的辩论意见,可在法庭辨论终结以前进行;第三种观点认为可依据当事人对证据的不同质证意见,分别在庭审的不同阶段进行。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可在质证后在法庭调查阶段当即予以认定;对双方有争议的证据,可待法庭辩论后再予以认定;对辩论后尚不能认定的,可由当事人继续举证后另行开庭后认定;尚不能认定的,可经审委会讨论后,在宣判前予以认定。

  1、在法庭调查阶段,对于证据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很明确的及无需证明的事实,对双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认可及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无法举证推翻的证据,以及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可以采取庭上书面合议认证方式。由于《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了举证时限,故双方当事人所举的证据比较容易固定,合议庭通过庭前制作庭上合议认证证据目录,将当事人所举的证据按认证规则所规定的采用、采信规则分为关联性、客观性、合法性、非法证据排除等项内容。在庭上在当事人举证、质证后,合议庭成员各自经听证、核证对证据目录中的这些证据内容进行打勾或加以说明,书面传递给审判长,由审判长对合议庭成员认证一致的证据及内容先当庭认定,后在合议中予以确认。采取这种做法时,要注意避免实践中合议庭成员在法庭上采用交头接耳的方法合议,因为这种方法合议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声音不能大,否则会被当事人听到,但声音太小了,书记员没法记录;第二,每质证一个证据,合议庭成员就在法庭上窃窃私语,显得法庭特别松散和不严肃,评议内容不充分,使认证效果显得不理想。庭上书面合议认证方式有利于提高认证的速度,提高庭审效率,充分调动合议庭成员的积极性。

  2、在辩论结束后宣判前,对于法律性质较为复杂的证据及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技术秘密、国家机密及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出示的证据,持不同意见并出示对抗依据,当庭难于鉴别的,又无法查清的证据,不宜在庭上合议认证的证据,应当在休庭二十分钟内,合议认证评议。合议庭当庭认证评议程序中不能认证的,则采取庭后认证,庭后认证的情况则在裁判文书中阐明。对于当庭认证的,审判长应根据证据的不同内容,当庭说明认证理由,以使当事人对法庭的认证有充分的了解,使当事人和旁听群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做到口服心服,而不能简单地讲“成立”、“不成立”或“采信”、“不采信”,以增强审判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总之,在行政诉讼中,不当庭认证而习惯于庭外认证,必然导致法官产生依赖思想,处事不果断,拖延审限,制约法官素质的提高,影响职权作用的发挥和办案效率的提高。推行和强调当庭认证,既有利于发挥合议庭的职权,也有利于推动法官业务素质、能力素质的提高。当庭认证的实行,必然要求法官要有敏捷的思维判断能力、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审判技能。如果法官没有较高的素质,很难达到当庭认证的预期目标,甚至可能出现对相互矛盾的证据当庭均表示“采信”或“认定”,反而降低司法权威。因此,我们在推进当庭认证的过程中,应当持积极探索、稳步前进的态度,不宜冒然而上,一步到位。法官在实践中应正确、灵活地掌握和适用当庭认证的规则、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认证规则,不断提高行政诉讼当庭认证水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699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诉讼的若干问题
可以直接请律师代理操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
具体可及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处理,以全面维护合法权益。。。。。。。。
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否还是举证倒置
倒置取消。但特殊情况可直接推定医院过错。比如看侵权法58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案件上诉的若干问题
收集证据。积极应诉。
民事诉讼案由与诉求的关系
民事诉讼案由与诉求的关系
其他行政诉讼案由
多年前单位没有缴纳社保,能不能打官司让单位补缴?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
上了高速公路会不会被扣,高速公路口会不会查?
是否超速,如有超速或是其他违法情况可以拦截
如何投诉打印店乱收费?
可以直接拨打市长热线投诉
借了1300四天变成三千算不算高利贷
法律分析:对高利借贷,应认定合同部分无效,并可没收全部或部分本息,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一定的罚款。有偿的民间借款合同,出借人不得在借贷时将利息扣除计入本金之内,
如何确定案件的案由
如何确定案件的案由
其他行政诉讼案由
被出境限制了,能解除吗
当事人想要解除限制出境,只有提供担保,或者案件被检察院撤销、法院下达判决。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是:1、当事人的申请。2、申请人的担保。若错误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可能
和卖家谈了土地承包事宜,付了定金1万元,该片土地承包事宜泡汤,是否能退
定金是能退的。因为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就没有售卖房子的资格,此时签订的购房合同或者意向书以及交纳的定金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可以向开发商索要已经交纳的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