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和解制度的重新认识

更新时间:2019-10-29 03: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实施后(以后简称《执行规定》),其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才能作结案处理。

笔者就《执行规定》实施前后的执行和解案件数作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实施前的和解案件很多,呈泛滥趋势;而实施后的和解案件极少。究其原因,《执行规定》实施前,我们在执行工作中多把和解作为一种结案的方式处理,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定出付款计划,作好和解笔录,归档了之,特别省事。而《执行规定》实施后,明确要求必须是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才能作结案处理。因此大多数执行人员认为,和解制度不利于提高执行效率,造成重复劳动,浪费执行资源,增加执行成本;甚至有的法院将和解案件的比率低作为年终考评的项目。因此,从意识上就存在抛弃执行和解制度,进而基本不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和解制度。以上现象在目前的执行工作中普遍存在,结合当前的有关法律和执行工作改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执行和解制度作重新认识。

首先,执行和解制度,是我国基本法《民事诉讼法》在执行编中的一项重要规定。笔者认为,其立法的本意就是要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体现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自愿、平等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在执行工作中严肃认真地执行,绝不应该存在不用甚至抛弃的思想意识。

其次,在执行工作改革过程中,当前提出的“以当事人主义重塑执行程序”,坚决反对超职权主义。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办案中,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我们不能不理采当事人合理的、合法的要求,反而对当事人的权利主张都应当予以慎重考虑。如有的赔偿案件、有的债务案件,执行标的很大,虽然被执行人有偿付的诚意,但确无一次性偿还能力,此时,我们在执行中切不可为结案而草率行事,而应当在认真分析案情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让债务人订出合乎其实际的还款计划。

第三,目前《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和解的规定是比较原则的,在具体的操作上确实存在前面所提到的现象。特别是有的债务人利用和解,施展缓兵之技,造成执行人员重复劳动,增大执行成本;另外有的债务人乘机转移财产、抽逃资金,对案件的执行造成被动或不利后果。[page]

第四,为保障执行和解制度能够真正达到其立法目的,笔者建议,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将担保制度与惩罚制度与其共同运用。既和解协议,债务人必须提供物的担保或人的担保;同时在协议内容中增加惩罚的具体内容。以此达到限制或滥用和解制度。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法院执行局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行政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260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强制执行和解后,还可以申请执行吗
和解并履行完毕的情况下不能再次执行了,要是没履行,那么可以申请执行
执行和解协议书执行时间
可以委托我们处理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被执行人不按和解协议执行怎办
一般可以由法院依法裁数不上不予执行,
关于执行和解 协议
你好,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你是作为被执行人的担保人签的执行和解协议,所以如果乙方无财产可以执行的情况下,法院是可以对你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的。
执行阶段 和解
两种方法均可,但是最好通过法院签署协议。
而不履行协议或履行一段时间又不履行了,我再向法院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时间是如何规定?期限一项应该怎么写?
您这样的情况您可以调查对方拥有的相关财产,如果有可执行的相关财产那就可以申请执行。如需专业帮助,建议电话约见面谈。
关于执行和解问题
只要你的执行款到位,没有什么影响。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