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执行中当事人的义务

更新时间:2014-06-23 17: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该条规定与《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内容相同。根据《行政处罚法》...

  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该条规定与《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内容相同。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除依法应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

  1、实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所设定的义务,如缴纳罚款、主动停产停业、改正违法行为,即以实际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2、按时履行。法律、法规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所设定的义务,如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当事人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缴纳罚款的义务,如果逾期不缴纳罚款,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3、完全履行。当事人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当全面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不能只履行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行政处罚决定规定当事人应当缴纳罚款并责令其停产停业,当事人只缴纳了罚款没有停产停业,就属于没有完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违反了依法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义务,其不完全履行行为将导致强制履行的后果。

  对于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停止执行的情形,《行政处罚法》规定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包括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裁定停止执行以及依法律和法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其他特殊情况。除此之外,当事人必须主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明确了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过程中不停止行政处罚执行的基本原则。当事人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除非行政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作出停止执行的裁定,否则,原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不受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自觉、主动履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当事人应承担的一项法定义务,行政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应注意增强当事人的这种法律意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当事人履行了义务,为什么执法部分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还执行对当事人造成心里影响
您好,也请体谅下执法部门,目前我们的执法越来越科学规范了,但是总体的执法数量太大太多太累,并且这个是可以异议的不用但心,但是如果造成您的其他损失的,您可以行政复议的。
律师解答动态
行,什么情况,什么案子,你是被起诉了,还是你起?
若因DeePseek生成文章被指侵犯对方名誉,首先要冷静分析指控是否合理,查看文章内容是否确实存在不
有东西可以到货,没什么东西,到货没什么东西拼多。
有东西可以到货,没什么东西,到货没什么东西拼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别着急,复杂问题咱们慢慢理。你先把具体情况跟我说说,比如事情的起因、经过,涉及哪些人哪些事,目前遇到
保被冻结的余额资金,具体什么情况?你是欠债是没还?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10分钟前
什么问题,具体可以留言的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