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程序时间规定

更新时间:2021-05-22 10: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生活在总是会存在很多的行政处罚的现象,行政处罚一定要即使执行,执行对促进社会廉政建设是非常有作用的,但是行政处罚一般是有时间规定的。那么,行政处罚程序时间规定是什么?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行政处罚程序时间规定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在三个月内调查完毕,做出处理结果(不含调查过程中按程序需要的鉴别、检验时间)。特殊情况经处罚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具体延长时间视不同部门的具体规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程序时间规定

二、

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是什么

  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如下所示:

  1、处罚法定原则,即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处罚的种类、处罚的量,执行者均要依据法律的规定严格执行,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一事不再罚原则;

  3、保证当事人知情权的原则,即行政机关在处罚一个自然人或者单位是要说明事实以及理由,告知当事人如不服处罚可以申请复议或者诉讼。

三、

行政处罚中有哪些强制执行措施

  1、加罚。加罚是指被处罚的当事人在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履行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时,行政机关可以在原处罚决定的基础上,增加处罚的幅度,具体是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原处罚决定仍应执行。

  2、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划拨冻结的存款。查封,是指行政机关用封条将被处罚人的财物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扣押,是把被处罚人的财物转移至另外场所,加以扣留,防止被处罚人占有、使用和处分。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后,如果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拒不履行其义务,如交纳罚款等,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当事人的财物予以拍卖,以拍卖所得款来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公安、海关、税务等少数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权,大多数行政机关还没有强制执行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政处罚程序时间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行政处罚是要在三个月内调查完毕,做出处理结果,当然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行政处罚有时效规定吗?
行政处罚的时效明确规定,一般违法行为如果在两年内没有被发现,将不再受到处罚;而对于涉及到公民生命健康、金融安全的违法行为,若在五年内未被发觉,同样不再处罚。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需在时效内完成调查取证和处罚程序。如违法行为持续或连续发生,时效从行为终结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行政机关应依法不予以处罚,已做出的处罚决定可能面临撤销的风险。三个答案合计总字数与【解答内容】原三个答案的总字数保持一致。
行政处罚要多久,法律有哪些规定
行政处罚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案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决定,当场处罚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且处罚较轻的情况。若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则不再处罚,但涉及生命健康等可延长至五年。 1. 一般案件:行政机关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 当场处罚: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且对公民处罚金额二百元以下或警告,可当场作出决定。 3. 时效规定:违法行为二年内未被发现不再处罚,但涉及生命健康等可延长至五年。
关于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规定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时限为三个月。具体操作:1. 确认当事人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2. 如未履行,行政机关发出催告书;3. 催告书送达十日后仍未履行,向有管辖权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动产执行需向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