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

更新时间:2021-07-01 13: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其实我们国家对于法律这一块的话是把控得非常严格的,特别是对于行政处罚法这一块,我们大家可能因为很小的事情就触犯了行政处罚法,所以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罚。那么,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

  1、违法行为情节较轻,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案件违法事实清楚,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情节较轻,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办案机关负责人可以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处理决定。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违法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但办案机关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具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2、违法行为人不满14周岁。

  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除了应客观上具有违法行为外,还必须具有行政责任能力,即当事人对其行为承担行政责任的能力。行政责任年龄是行政责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因此,如果经审查认定违法行为由不满14周岁的人所为时,办案机关应当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3、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

  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作时,不了解自己行为后果与社会危害性,因而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

  办案机关查处精神病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时,必须请有关机构作出科学鉴定。只有确定当事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确实处于精神病发作状态,才能认定其为无责任能力人。醉酒状态的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人。

  4、违法行为超过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时效未被发现。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教育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说明其社会危害性不大,查办此类案件不仅调查取证难度大,而且会影响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 

二、

行政处罚的原则

  1. 处罚法定原则

  第一,处罚设定权法定。

  第二,行政处罚依据法定。

  第三,行政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

  第四,行政处罚程序法定。

  2. 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3.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4. 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

  5. 监督制约、职能分离原则

  6. 一事不再罚原则

  7. 过罚相当原则

三、

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状态,是指行为人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继续状态,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行政处罚不同于行政处分,处罚的是较轻的过错,甚至对于不予执行的情形还需谨慎对待。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违法情形,其处罚规定也是不一样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这边咨询法律问题是关于什么纠纷,进行调解没,可以起诉解决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这边涉及金额多少的啊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你存在自己的卡里的这笔钱,之所以没了,根据我的猜测,你肯定是把银行卡的验证码告诉对方了。对方
你好,你可以说一下案情,给你具体分析
请问具体是怎样的纠纷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