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法律法规

更新时间:2019-11-15 06: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文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8号发布日期:2007-1-24执行日期:2007-3-1《安徽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已经2007年1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

发文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文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8号

发布日期:2007-1-24

执行日期:2007-3-1

  《安徽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已经2007年1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王金山
  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安徽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范围

  第三章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方式和适用

  第四章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权限和程序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减少违法行政执法与行政不作为的发生,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权或者不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

  行政执法机关、监察机关和政府法制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违法必究、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过错与责任相适应的原则。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者有行政不作为的,可以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时,有权陈述和申辩;对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有权依据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复查、复核。

  第二章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范围

  第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没有法律或者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二)未按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指派不具备法定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的;

  (四)擅自设立处罚种类或者改变处罚幅度、范围的;

  (五)违反“罚缴分离”规定,擅自收取罚款的;

  (六)对当事人进行罚款、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使用法定单据的;

  (七)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不移送的;

  (八)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第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理由的;

  (三)依法应当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和申请所需材料而不公开的;

  (四)无法定依据实施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权限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五)超过法定期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的;

  (六)违法收取费用的;

  (七)行政许可后续监管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其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

  第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征收或者征用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征收或者征用的;

  (二)擅自设立或者增加征收、征用项目,擅自改变征收、征用范围和标准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实行征收、征用的;

  (四)截留、私分或者挪用征收、征用款物的;

  (五)其他违法实施征收、征用的。

  第十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强制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或者超越法定权限实施行政强制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强制的;

  (三)非法定主体实施行政强制的;

  (四)使用、丢失或损毁扣押的财物,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

  (五)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强制的。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检查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或者超越法定权限实施检查的;

  (二)无具体理由、事项、内容实施检查或者不出示法定行政执法证件实施检查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实施检查的;

  (四)放弃、推诿、拖延、拒绝履行检查职责的;

  (五)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制止、不纠正的;

  (六)其他违法实施行政检查的。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不依法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

  (三)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四)作出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复议决定的。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他行政职责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一)违法设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义务的;

  (二)依法应当履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法定职责而拒绝或者延迟履行的;

  (三)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经营自主权的;

  (四)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他合法权益的。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过程中,应当依法举行听证而未举行听证或者应当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而未履行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履行应急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拒不承担的,除依法赔偿或者追偿外,还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page]

  第十七条 涉及两个以上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事项,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推诿、拖延不办,或者无正当理由不配合、不协助其他机关行政执法工作的,应当追究其行政执法责任。

  第三章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方式和适用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

  (一) 责令限期改正;

  (二) 通报批评;

  (三) 暂扣行政执法证件;

  (四)取消行政执法资格;

  (五)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予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并可以暂扣其行政执法证件;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并可以取消其行政执法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未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有违法执法或者行政不作为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应当取消当年度评比先进的资格。

  第四章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权限和程序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的决定,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分的决定,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作出;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的决定,由省或设区的市政府法制部门作出;取消行政执法资格的决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部门作出(以下统称“责任追究机关”)。

  第二十三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任追究机关应当立案调查,以确定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责任:

  (一)行政执法行为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撤销的;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检举、控告的;

  (三)上级机关要求调查处理的;

  (四)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认定并要求调查处理的。

  第二十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检举、控告,责任追究机关应当自接到检举、控告之日起7日内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不予立案的,应当告知不予立案的理由。

  检举人、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核,并作出是否应当受理的决定。

  第二十五条 决定进行调查的案件,应当自决定立案之日起30日内调查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的,经调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20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责任追究机关的调查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调阅、复印有关案卷,询问相关人员。被调查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反映情况,不得干扰、阻碍调查工作。

  调查人员与所调查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人员对调查所涉及的应当保密的事项,不得泄密。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责任追究机关提出申诉,责任追究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责任追究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其中,对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监察机关、政府法制部门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机关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

  (一)故意隐瞒违法行为或者发现有违法行为而不立案追究的;

  (二)故意加重或者减轻责任人员责任的;

  (三)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不移送的。

  第二十九条 对行政执法机关的责任追究情况,应当作为当年度政府对其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行政执法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应当作为其考核、奖惩、任免的依据,其中行政处分决定应当归入本人档案。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人民政府1999年4月21日发布的《安徽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皖政(1999)14号)同时废止。

安徽省人民政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行政许可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755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17岁的时候能在手机店分期购买手机吗?
你好,建议去正规卖场购买
公安局能否查询到个人婚姻状况
公安局能查到每个人的简单婚姻状况,比如结婚与否。但是公安局的公民婚姻信息是不详尽的,想要查询详细的婚姻信息必须去民政局获取。户口本上都有登记但是户口本上的登记有
2023年12月25日入职深圳某公司,2024年3月25日,公司某主管微信和钉钉上发信息与本人解除劳
【法律分析】: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赔偿金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