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市公安局不许可其举行请愿游行行政复议案例

更新时间:2019-11-06 18: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案情]2007年6月27日,某市部分退休职工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医保问题没有解决,且长期上访无果,要求游行请愿,并委托退休职工王某、张某、佘某等3人向某市公安局递交了游

[案情]

2007年6月27日,某市部分退休职工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医保问题没有解决,且长期上访无果,要求游行请愿,并委托退休职工王某、张某、佘某等3人向某市公安局递交了游行申请书。某市公安局对其许可申请进行审查,认为其申请书中没有注明游行的具体时间、游行线路,且游行示威无助于实质问题的解决,于2007年7月13日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作出了《关于对电磁阀、灯泡厂、印刷厂等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医”举行请愿游行活动不许可的决定》。王某等人不服,于2007年7月18日向某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某市人民政府于当日予以受理,并于2007年7月20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认为某市公安局对申请人的申请事项不予许可决定是正确的,但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一条的法律条款错误。并决定:一、撤销被申请人(公安局)7月13日作出的《关于对电磁阀、灯泡厂、印刷厂等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医”举行请愿游行活动不许可的决定》;二、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007年7月25日某市公安局根据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第二次作出了《关于对电磁阀、灯泡厂、印刷厂等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医”举行请愿游行活动不许可的决定》。王某等人仍不服,于2007年8月10日又一次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某市人民政府于8月12日再一次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认为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为所依据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维持被申请人所作的不许可决定。

本案涉及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是准予许可和许可后变更的情形和条件,第十二条规定的是不予许可的条件,本案涉及的主要是不予许可。故被申请人第一次作出不许可决定是正确的,但适用不许可的依据错误。申请人申请请愿游行的具体时间不清楚,游行后的解散地点未注明,申请人的代表资格未见《委托书》,参加请愿游行人员的身份不明,情况不详,且游行的线路涉及到数百个门店及行政企事业单位,治安交通环境复杂,请愿游行必将给途经的经营环境及机关工作秩序、交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二条规定,决定不予许可是正确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行政复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563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我对省国土厅的复查意见不服向省政府法制办提起行政复议
主要看意见的内容是否针对具体的行政行为作出,且相对人为你本人。则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对市政府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
你好,可以申请行政诉讼
信访与行政复议
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能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服行政复议决定
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庭取消高消费限制需要多长时间?
您好,建议与执行法官沟通,要我尽快办理
实体店购买手机被商家价格欺诈。如何维权
您好,如果确实有证据证明商家存在欺骗消费者,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最后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一辆严重超载的农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了追尾事故,如何划分责任
发生车祸后,如果双方对赔偿产生纠纷而对责任划分意见相同的,应该及时报警和向保险公司报案,由交警按简易程序出具责任认定,由保险公司对车辆损失(修理费)进行估价。
没有购买社保,我该怎么办?
你好,建议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解决
二手房子个人所得税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处理二手房个人所得税时,若自行申报,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购房合同、房产证等,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税额。委托中介代缴时,需与中介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
网上买到假酒,去哪里鉴定
网上购买到假酒,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向工商管理局投诉或联系消费者协会。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个人情况和需求,工商管理局处理更迅速,消费者协会则提供更多维权支持。
借车忘记还了怎么办
借车忘记还时,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起诉。首先尝试友好协商,了解对方情况并达成归还协议;若协商无果,则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是的,我想问一件事情的纠纷
选择仲裁解决纠纷,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双方需达成仲裁协议,明确仲裁意愿;其次,仲裁事项需属于仲裁法规定的仲裁范围;最后,所选仲裁机构需合法设立并具备相应资质。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