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标准
更新时间:2013-02-19 14: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复议机关对某一个行政复议案件作出复议决定的结论方式应该包括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指定期限履行法定义务和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等。法制工作机构即(复议机关)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
行政复议机关对某一个行政复议案件作出复议决定的结论方式应该包括“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指定期限履行法定义务”和“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等。法制工作机构即(复议机关)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提出意见,经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⒈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⒉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⒊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⑴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⑵适用依据错误的;⑶违反法定程序的;⑷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⑸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复议机关以原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而决定撤销的,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受前述限制。
⒋被申请人不在法定期限(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重大、疑难的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当集体讨论决定。重大、疑难行政复议申请的标准,由复议机关自行确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复议机关包括哪些?
行政复议机关包括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地方政府部门行为不服,可向本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垂直领导机关行为不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
行政复议决定类型包括哪些
行政复议决定主要包括下述类型:
1. 维持原行政决定;
2. 要求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的决定;
3. 撤销、变更的决定;
4. 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
5. 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等。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 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 适用依据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 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我国行政复议机关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行政复议机关是指在行政复议机关内设置的专门负责复议工作的机构。我国的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因此,复议机构的设置也分两种情况:
(1)地方各级政府的复议机构;
(2)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复议机构。
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