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损耗巨大带来物价压力 委员吁建现代流通体系

更新时间:2019-06-18 03: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张丹)全国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通过降低流通成本降低物价,同时对节约的社会成本进行再分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张丹)全国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通过降低流通成本降低物价,同时对节约的社会成本进行再分配,达到扩大购买力、持久拉动内需的目的。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朝内生增长的方向发展。张近东分析说,内需不足的直接原因是购买力不强,但其深层次原因之一可归结为,传统落后的流通环节浪费了大量社会成本。他举例说,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20%,美国占10%,仅物流成本这一项中国就多消耗3.9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7%。假如把这3.9万亿元转化为剩余财富,再分配给广大民众,就多了3.9万亿元的购买力,将会成为拉动内需的一大动力。

“物流损耗也给物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张近东说,当前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差,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效率低,浪费惊人。2010年中国的蔬菜供应总量是充足的,但由于从田间到餐桌,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损耗巨大、摊销成本上升,导致最终菜价上涨。

  据此,张近东提出了《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有效拉动国内社会需求》的提案,希望以此将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畴内,对稳定物价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财富,增加居民收入,扩大购买力。

  提案中建议政府在规划中优先北京体系建设等,形成“立体协同化”的现代流通体系;在投资、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立现代物流基地,运用智能标签、现代化分检等高新技术形成高效率的直线配送;做到现代物流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通过投资、兼并、重组、战略联盟等途径培养现代大型物流企业

  张近东强调,一定要注重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与电子支付网络,提高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这边咨询法律问题具体是什么,双方有没有进行调解,可以诉讼
你好,想咨询的问题是什么,民事案件可以法院诉讼后调解,具体讲一下
你好,你是咨询什么事情的,可以具体描述,双方有没有协商调解
你好,是咨询什么民事案件,稍后给你咨询解答你好,这边是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
说一下你的详细情况,我可以给你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
你好,你想问的法律问题,我们能帮你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