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由谁承担

更新时间:2021-06-27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被流浪猫或流浪狗咬伤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伤者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得不到任何救济呢?我国民法典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读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由谁承担这个问题。

  一、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由谁承担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只要是符合遗弃、逃逸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那么就可以确定责任主体为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对于遗弃、逃逸动物致人损害责任来说,除了要满足动物致人损害的构成要件,还要满足两个特别的构成要件。

  1、动物致人损害的构成要件。

  2、动物是遗弃或逃逸的动物。

  3、遗弃、逃逸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确定具有时间的特定性。

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由谁承担

    二、动物致人损害举证责任谁承担

  动物致人损害分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和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这两种,

  1、在一般情形的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被侵权人应当证明以下事项:有动物侵害的事实发生,该动物与责任承担义务人之间具有饲养或管理关系、造成了损害的后果、动物侵害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责任义务承担人及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如果主张减轻或免除责任,应当证明被侵权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

  2、动物园动物致损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动物园对其无过错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动物园不能证明其已尽到管理责任,则推定其有过错,从而应承担赔偿责任,被侵权人则无须对动物园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3、饲养危险动物致人损害的举证分配,被侵权人除须证明侵害事实、损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之外,还需证明导致其受损害的动物是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饲养的,而饲养人或管理人违反规定饲养了该危险动物。被侵权人无须证明饲养人或管理人存在过错,也无免责事由。

  三、动物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可归责性判断在法律技术层面的应用。按照侵权行为理论,饲养动物损害是一种准侵权行为。一般认为,民事主体对他人或物件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是基于一定的既有法律关系。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关于遗弃、逃逸动物损害责任由谁承担的解读,希望对您有帮助。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拒绝承担相应责任,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遗弃逃逸动物伤人的责任怎么承担
遗弃、逃逸动物的致害责任是指,被人遗弃或是自主逃逸的动物在被遗弃或是逃逸期间,如果造成他人损害,该动物的原饲养人或是其管理人应当对动物的伤害行为负责,并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来说,如果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那么动物的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医疗费的赔偿,根据相关规定,医疗费是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来确定的。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是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来确定的。此外,对于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是,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遗弃、逃逸的动物咬人,责任谁承担呢,有什么规定
法律分析: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因为遗弃、逃逸的动物缺乏管理,加剧了其危险性,为了社会公众利益,也为了充分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应当对遗弃动物的行为和疏于管理的行为承担责任。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每个人都对他人的权益负有保护义务,即不因为自己的错误(过错)行为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即构成侵权行为,需要向受害方承担责任。 侵权行为通常都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