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具体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7 18: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监护人顾名思义就是监督保护的人,主要是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还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也就是未成年还有精神病的等患者。那么,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具体有哪些?今天,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对您能有到帮助。

  一、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具体有哪些

  《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具体有哪些

  二、监护权变更的要求具备哪些情形

  监护权的变更在目前的实际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种情形:

  ()因委托监护而发生。

  委托监护是指监护人委托他人代行监护的职责。委托监护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被监护人的监护人与受托人之间关于受托人为委托人履行监护职责、处理监护事务的协议,须有监护人委托与受委托人接受委托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受托人得履行的监护职责决定于委托监护协议的内容。

  ()因约定监护而发生。约定监护是法定监护人之间确定监护人的协议。约定监护不同于委托监护,因为委托监护是监护人与非监护人之间确定非监护人代行监护职责的协议,而在约定监护中,依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所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负监护人责任,其就是被监护人的监护人。在委托监护中,尽管委托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全部委托给受托人,但即使在此情况下,受托人也不是监护人。也就是说,监护人不能依照委托监护的协议将监护人的资格转让给他人,他人也不能通过委托监护的协议来取得监护资格。因此,在委托监护中即使监护职责全部由受托人行使,监护人的监护资格也不丧失。

  委托监护和约定监护的发生所产生的法律上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对监护责任的担负。所以研究其中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实践意义。

  三、监护资格能否抛弃或转让

  监护作为一种资格,可否抛弃?从德国的民法规定看,拒绝担任监护人可以分为有理由的拒绝担任和无理由的拒绝担任。前者不承担民事责任,后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理论上阐述,作为一项权利没有理由不准权利人抛弃或转让,但是作为一项职责,则不能不受约束的抛弃或转让。我国法律只规定了一般的监护人设立和丧失制度,没有明确监护权的抛弃或转让的规定,要完善我国的监护制度,使之尽量少发生纠纷,应当明确这样的抛弃或转让的限制。在资格问题上,由于法定监护突出的身份和法定因素,监护权利和义务的联系上也更为紧密,所以,因法定监护而形成的监护权利的抛弃要比其他更为严格。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由于不是直接以身份关系为基础,因此权利抛弃和转让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当允许。

  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具体有哪些的相关法律内容,阅读完上述的内容,大家应该都对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监护人不能随心放弃监护权的。若您还有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监护人责任义务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监护人需承担代理、保护等责任。具体表现为:1. 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 保障被监护人的财产安全,防止受到侵犯;3. 重视被监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若未尽到监护职责,需承担法律责任。
监护人责任法律规定有哪些条款
法律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管理被监护人财产。监护人需依法履行这些职责,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关于监护人责任的法律规定条款,可以在相关法律中详细查阅。在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会提供临时照料措施,确保被监护人得到妥善照顾。
关于父母遗嘱指定监护人之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父母可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具体操作:1. 在遗嘱中明确指定监护人;2. 如有争议,向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申请指定;3. 对指定不服,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律师解答动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