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18-12-17 10: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环境是需要大家进行保护的,污染环境是不可容忍的行为。那么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以下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带来有关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及其相关的内容。

  污染环境造成他人人身上的损害,自然是一件​令人感到气愤的事情,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了一些即是环境污染侵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责任,甚至是免责。那么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知识。

  一、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

  环境污染侵权是指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所谓免责事由,是指行为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环境污染危害,但是由于存在不可归责的理由,法律规定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由于免责条件实际上界定了行为人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范围,所以免责条件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从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保护单行法的规定看,免责事由有三项: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的过错和第三者的行为。只要其中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致害人就可以免予承担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

  (一)不可抗力

  《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不可抗力免责条件,加了诸多的限制。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且由加害人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时,才可以免责。这样,构成污染环境的免责条件,

  一是不可抗力仅包括不可抗力中的自然原因;

  二是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免损害。具备了这样两个条件的不可抗力,才可以免责。对免责条件限制严格,有利于保障受害人得到赔偿,这样的规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后果

  第三人过错造成受害人污染损害,构成免责条件,

  一是要当事人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损害;

  二是加害人要对第三人过错举证;

  三是这种免责条件适用于一般的环境污染损害。

  (三)其他免责条件

  战争行为引起海洋环境污染,为免责条件;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水污染损害的,为免责条件;损害是由于受害人的自身责任引起的,在水污染的场合,为免责条件。

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

  二、我国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第六十七条规定:“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可能会出现对个污染者共同排污的行为可能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污染环境给受害人造成损害时,多个污染者之间对受害人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对于污染者来说,也相对公平、合理。

  第六十八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人的过错,是指除污染者与被侵权人之外的第三人,对被侵权人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此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本条规定的是如果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是第三人的过错引起的,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

  本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一般情况下污染者的赔偿能力比第三人强,规定污染者先替第三人承担责任再追偿的本意是对被侵权人的保护,但在第三人的赔偿能力比污染者强的情况下,应该赋予被侵权人赔偿对象的选择权,被侵权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赔偿。

  三侵权责任的法定免责条件有哪些

  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2.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办理。

  5.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承担适当的责任。

  6.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发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因此根据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法律是有哪些规定以及我国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还介绍了关于侵权责任的法定免责条件有哪些的相关知识等相关信息。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相关法律有规定商号侵权行为有哪些吗?
商标有没有向商标局注册过。可以根据《商标法》告他侵权
专利权内容有什么,具体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专利权的内容:  独占权 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独占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制造权。指专利权人拥有自己生产制造专利文件中记载的专利产品的权利; 2、使用权。使用权包括对专利产品的使用权和专利方法的使用权。非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 3、许诺销售权。许诺销售是指销售前的推销或促销行为,包括通过广告、订单、发布消息等手段表示销售专利产品的行。我国在《专利法》第二次修改时才设立了这一权利,第三次修改时则将许诺销售权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扩展到外观设计专利。 4、销售权。指销售专利产品的权利。专利权人的销售权也有一定的限制,不管是专利权人自己销售,还是许可他人销售,其第一次销售行为受法律保护,但产品首次售出后,则销售权用尽。 5、进口权。指为生产经营目的将专利产品或由专利方法直接生产的产品由一国境外输入该国境内的权利。 实施许可权 它是指专利权人可以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并收取专利使用费。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最新合同法全文。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转让权 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权包括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和专利权的转让。转让有两种形式,一是合同转让,一是继承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标示权 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通过标记,可以起到宣传作用,有助于扩大产品的销售。同时,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使其他人了解这种产品是受到专利保护的,不能随意仿造。
隐私条款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你好,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虽然我国宪法没有对隐私权作出明确直接的保护性规定,但却间接地从其他方面对公民的隐私权不容侵犯给予了确认。如宪法38、39.40条。民法是保护隐私权最充分最完整的法律部门。如侵权责任法第2、3、62条。民法总则第3、109、110、111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私下领养需通过合法程序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确保法律效力。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4分钟前
可以主张要回:如果你能证明自己是在正常市场以合理价格购买,且不知道是赃物,属于善意取得,可向小偷主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国家认可、是否诈骗,得看它有无合法注册登记,经营是否合规。可通过查询企业登记信息了解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6分钟前
您应核实借款合同,确认是否存在未经同意的二次放款,必要时可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哥哥在弟弟和母亲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取走弟弟存在母亲银行卡里的十万元,这种行为可能是违法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收到拘留通知书先冷静,查看内容明确涉嫌罪名和关押场所。可尽快联系懂法律的人,让其去会见了解情况,比如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