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侵犯肖像权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0-05-25 19: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肖像权是人身权的一种,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任何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肖像权,他人不得侵犯,那被人侵犯肖像权怎么办?应该如何维权?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被人侵犯肖像权怎么办

  根据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赔偿损失。因此,如肖像权受到侵害,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无营利目的的侵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有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对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既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又有权要求侵权人对侵害肖像权所造成的物质上的损失,进行经济损害赔偿

  二、侵犯肖像权赔偿标准

  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怎样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主要由法官通过以上因素去自由酌量,同时,应区别对待原则和适当限制原则。不同地区、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影响范围、不同的案件性质,很难用一个标准来推行。

被人侵犯肖像权怎么办

  三、怎样构成侵犯肖像权

  1、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1)未经本人同意;

  (2)以营利为目的。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同时,以赢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被人侵犯肖像权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当肖像权被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赔偿损失。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说我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我该怎么办?
肖像权被侵犯时,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维权,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快手上有人侵犯了我的肖像权怎么办?
您好,肖像权被侵犯的,建议及时报警,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该如何处理快手平台上有人侵犯的肖像权?
您好,肖像权被侵犯的,建议及时报警,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别人肖像权怎么处罚
侵犯别人肖像权怎么处罚
什么是侵权行为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怎样算侵犯肖像权
怎样算侵犯肖像权
什么是侵权行为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中专毕业上班交了社保,回去上大专通常没影响。社保缴纳记录不会影响大专入学资格。不过上学期间如果没工作
陈彬律师
陈彬律师
1分钟前
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婚姻自由,他们实在要剥夺你的人身自由,你可以报警。
如果有协议可以起诉的,如果法院有判决,建议申请强制执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收集购车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然后尝试通过交易平台反映情况,看能否获取对方更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从法律角度,你未接到取车通知没拿到车,没实际使用车辆,逾期责任不在你,不应支付逾期费用。你可先和租车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