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新闻名誉侵权

更新时间:2019-05-23 03: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新闻侵权,则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新闻网站等,下同)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

  新闻名誉侵权,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刊载、播出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语言、图像行为。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

  那么,何谓新闻名誉侵权?是广大读者和新闻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发布《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审理新闻名誉侵权案定调, 使新闻官司有法可依。

  以上司法解释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这是法律赋予新闻媒体有权报道国家机关重要活动的“特许权”。官方发布的消息有失实的, 这“失实”的责任只由发布机关负责,新闻媒介只有责任更正,而不承担“失实”的名誉侵权责任。这确立了以国家机关的文书和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可免责的原则。

  以上司法解释规定:新闻单位的新闻报道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致他人名誉受损的,或者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也即是说,新闻报道是否侵害名誉权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这些报道是否真实,只有“严重失实”或“主要内容失实”的情况下才构成侵权。 “真实”并不意味新闻报道的每一细节或言辞都与事实一致, 编辑和记者有义务但没有可能去认真地审查报道中所涉及到的每一项事实要素, 只需要主要内容真实并非严重失实即可(国家机密和隐私不得公开报道)。这也确立了真实报道就不怕的原则。

  导致新闻侵权的直接原因及其外部特征,简言之是新闻媒体刊播了含有侵害他人权利内容的新闻作品,诸如新闻报道失实、新闻评论不客观不公正从而歪曲了事实损害了他人人格,或蓄意且擅自宣扬他人隐私等情况。新闻侵权和普通民事侵权一样,都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其侵权的客体一般为人格权,即会造成他人人格权利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以上司法解释规定:新闻单位的批评、评论文章,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批评、 评论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意见”。“事实”有真假之分,而“意见”没有这区别。言论自由的真谛在于允许人们就同一事实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我国言论自由的宪法精神体现。这里规定只要批评、 评论没有构造虚假事实并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就不能认定为新闻名誉侵权。 这亦确立了没有侮辱内容就可大胆评论的原则。

  此外,新闻报道和批评、评论文章,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 诋毁他人人格,贬损他人名誉,主观上没有实际恶意, 而是善意为社会公共利益和依职权作的报道或撰写的文章,同样不属于新闻名誉侵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名誉侵权案件名誉侵权
名誉侵权的处罚,《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以及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名誉侵权案件名誉侵权案件名誉侵权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名誉侵权案子名誉侵权
如您名誉权收到侵害,可以搜集证据后,提起侵权之诉,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如有疑问,可电话联系或律师留言。
律师解答动态
转入我银行卡,然后再转给他,这个有风险,可能构成帮信。看具体情况,可能构成帮。
租房合同现在不想租了,押金一般不太好退多少钱。还有为什么没。
多次反馈自来水有泥沙问题无果,可先收集证据,像拍摄自来水含泥沙的视频、留存水样等。接着可通过书面函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资金被冻结可能是存在某些关联情况。先查下冻结通知,搞清楚冻结方和冻结原因。若与善林金融无关,可收集能
具体问题可以在页面下留言,律师看见提问会及时回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虽然合同找不到了,但不代表不能退费。你可以收集其他能证明报名、缴费和约定内容的证据,比如转账记录、聊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退休教师取暖费是应得福利。可以收集没发取暖费的证据,如工资条、相关通知等。和学校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并
好的,安排律师联系你,稍等一下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