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不同之处

更新时间:2019-02-25 16: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年迈老人出门走失的新闻,当家属报警后,警方会在一定时间内查询老人的下落。如果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期限,其家属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如果下落不明更长,还可以宣告死亡。那么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不同之处在哪?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宣告失踪

  宣告失踪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为消除因自然人长期下落不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法律通过设立宣告失踪制度,通过宣告下落不明人为失踪人,并为其设立财产代管人,由代管人管理失踪人财产,以保护失踪人与相对人的财产权益。它是一种不确定的自然事实状态的法律确认,目的在于结束失踪人财产关系的不确定状态,保护失踪人的利益,兼及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不同之处

  二、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包括因战争而下落不明的,只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三、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不同之处

  1、二者设立宗旨不同。宣告失踪只是为失踪人指定财产代管人,终止不确定的财产关系。宣告死亡,结束被宣告死亡人生前住所地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

  2、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前置程序。既符合宣告死亡的,又符合宣告失踪的,由申请人选择;

  3、宣告失踪的申请人没有顺序限制,而宣告死亡的申请人有顺序性。所谓顺序性,是指前一顺序申请人没有申请的,后顺序人无权申请。如,配偶宣告失踪,父母宣告死亡的,法院应该宣告失踪,不能宣告死亡。同一顺序人有申请宣告死亡的,有申请宣告失踪的,宣告死亡;

  4、法律后果不同。宣告失踪,法院指定财产代管人,财产代管人有顺序性,而且财产代管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宣告死亡,终止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财产依法继承,婚姻关系归于消灭,其子女可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不同之处的相关资料。综上可知,二者的区别在于宣告失踪需要自然人下落不明达法定期限,而宣告死亡没有这个期限的限制。二者的公告期不一样,二者宣布撤销后的效力不一样等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207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你哥哥有成年子女或者妻子吗?如果有,需要他们到法院申请才可以。有问题可以电话咨询我。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相同点
这两者本质是不一样的
应该是宣告失踪还是宣告死亡呢?
民法通则和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了宣告死亡的顺序,配偶是第一顺序,父母子女为第二顺序。那么按照你所说的情况看,第一顺序人要求宣告死亡的,法院一般会宣告死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能正常营业。怎样补偿?
通过报警车祸,方式解决。报案解决,有人员受伤,或者有重大经济损失,抑或双方对事故责任判定有争议的,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必须保护现场并立马报案(交警以及保险公司),
未成年人受到未成年人的威胁该怎么办?
您好,建议报警维护自己的权益
北京盗窃多少钱可以立刑事案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一般盗窃数额较大,即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即可立刑事案件。但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立刑事
我和我老公户口都是合川,昨天打电话说北碚民政局也可以办理离婚。
离婚可以这样办理的:当事人自愿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当事人申请离婚登记时,应当向
2024年鸡泽县粮食补贴下来了没有?
以当地农业局答复为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