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答辩期

更新时间:2021-05-28 14: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每个人都额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也离不开民法的保护,最新修订的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答辩期有多长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答辩期有多长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从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有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的权利。答辩状是针对原告的起诉状中陈述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作出承认或否认的陈述及理由。如果在15日内未能提交答辩,也可以在参加开庭的时候当庭答辩。如果你需要向法庭提交证据,必须在提交答辩状的期间内,将证据的复印件一并提交法庭。证据的原件则待正式开庭时带到法庭质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答辩期

二、简易程序的答辩期限多长

简易程序中的民事审理,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一般受民诉法答辩15日和举证期限不少于三十日的规定,但因当事人要求答辩和延长举证期限的,人民法院可延长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但简易程序的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举证期限不少于30日,答辩期限不少于15日,举证期限双方当时协商一致的可不收不少于30日的规定。

三、答辩期和举证期有何区别

答辩期是法律对被告的规定,是被告对原告提出诉讼请求针对性的提出反驳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是诉讼平等原则的体现。《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而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一般情况下答辩期,先于举证期结束。也就是从收到法院传单开始计算十五天内必须给与答复,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可以适当的延迟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以免影响原告的利益损失。

一般来说,大家遇到的民事诉讼解决起来并不会那么复杂,所以一般解决起来容易,但这反而容易导致当事人拖拉,因此我们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对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答辩期有一个概念。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答辩期有多长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答辩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 1. 民事诉讼时间一般为3个月,但通常不超过6个月。有特殊情况除外。 2. 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只要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并且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3. 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如果不答辩则不影响审理。 4. 开庭前,法院会提前3日通知双方。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 5. 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则为3个月。
请问民事诉讼时效的期限是多久了
1. 民事诉讼时效的期限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 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权利人可以申请延长。 3.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4. 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情况,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对于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事诉讼抗诉期限是多久,法律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一审民事诉讼程序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裁判。这些规定是判断法官执法过程是否合理的依据。期间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种: (1)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认为符合条件的,7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 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 (3) 法院收到答辩状起5日内将副本发送原告; (4) 法院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后,3日内告知当事人; (5) 开庭3日前通知各方当事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 (6) 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1分钟前
根据现行教育法规和高校招生政策,单招录取后未报到的情况不会影响您第二年继续参加单招考试。这里给您具体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您好,关于新车未上户能否退车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关于电动车被盗但车辆无法追回的情况,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情况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
为什么不算?就是你加班的效果不好。什么也。
你好,根据《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
你好,这边咨询法律问题具体是什么,双方有没有进行调解,可以诉讼
你好,具体描述详细我们帮你解决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