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更新时间:2017-08-29 14: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诉讼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这也就要求公民在遇到有关纠纷的时候,尽快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是超过了规定的诉讼时效,那法律就不会对其提供保护了。实践中这个诉讼时效适用中止、中断,那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都有哪些呢?

  一、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又称为时效的暂停。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予以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条件:

  1、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始产生中止诉讼时效的效力。

  3、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而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为此,民法把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范围

  (1)不可抗力。指人力不能预见、 不可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包括自然灾害和人的活动,前者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后者如战争、罢工等。出现不可抗力时,使得权利人在客观上无法或不便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行使请求权,而且即使权利人主观上要求行使权利亦无济于事。因此,法律规定时效期间中止计算予以救济是完全必要的。

  应注意的是,若虽有不可抗力事由发生,但该事由并不因此影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即未造成权利人不能起诉或请求的,则不能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概言之,不可抗力为中止事由的构成要件有二:一是须在时效期间终止前有不可抗力的事由存在;二是须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为中断时效的行为。

  (2)权利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且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行为能力。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限制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年龄或智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除此之外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或者经法定代理人许可后方可进行。但若要求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自己行使权利或为中断时效行为,则甚为困难,即便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亦难以胜任。

  因此,在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确定前,使时效中止计算是理所当然的。将此原因作为中止事由应同时具备两方面的要件:一是须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二是须在时效中止前无法定代理人,若有法定代理人,哪怕是法定代理人有其他不可代理行使权利的理由如生病等,亦不能认为具备此条件。因法定代理人可转托他人为权利行为,故不能因此中止时效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法定事由
您好!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止: 1.须存在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其他障碍。其他障碍具体包括: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2.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存在或发生于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事由有哪些
(1)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 (2)其他障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4.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设立的公司类型不同会导致公司设立的条件也不同,常见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设立条件如下: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建议您详细说明问题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8分钟前
你好,是咨询什么问题呢?你可以简单描述一下目前所遇到的情况。
您好,请问是想咨询关于财产分割还是孩子抚养权方面呢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8分钟前
上午好,你就算找到了还款入口。你也千万不能去还款3935块钱。因为猫满花属于一个彻头彻尾的黑网贷平台
徐婕律师
徐婕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需要看案件具体情况是怎样?是否属于体罚。不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