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时诉讼时效开始中断

更新时间:2012-12-19 07: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8月31日公布的《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对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权利范围等进行了规定。这个司法解释共24条,分别从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8月31日公布的《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对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权利范围等进行了规定。

  这个司法解释共24条,分别从诉讼时效总则、起算、中断、中止、效力、附则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规定。司法解释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这个民商法中基本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法律的秩序。

  仅在二审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一般不支持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最高人民法院31日公布的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第四条,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阶段进行了规定。

  最高法院民二庭负责人说,如果任由义务人在任何审理阶段均可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则将出现法院无法在一审审理阶段固定诉争焦点,无法有效发挥一审事实审的功能,产生损害司法程序的安定性、司法裁决的权威性、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等问题。因此,司法解释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阶段进行了限制。

  不支持支付存款本息请求权诉讼时效抗辩

  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最高法院民二庭负责人解释,因为前两种请求权的实现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如果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将使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缴付出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否则,有违公司资本充足原则,且不利于对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诉讼时效从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时开始中断

  此外司法解释还规定,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司法解释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况。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为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page]

  法院不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进行裁判

  司法解释中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在我国司法实务界曾存在着法官主动援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的情况。司法解释起草者认为,当事人一方根据实体法上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在诉讼中提起的诉讼时效抗辩是实体权利的抗辩,是需由当事人主张的抗辩,司法不应过多干涉,这是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应有之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租户搬走业主东西,物业未通知业主,租户行为可能构成无权占有或盗窃。业主可先和租户沟通,要求其归还物品
你好,你咨询的是劳动纠纷还是什么
你好,请问涉及多少金额
你好,家长应尽可能收集与孩子感染疾病相关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能证明学校卫生状况不佳或未履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