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家住城南街道的市民缪先生向记者反映,他的朋友承诺帮他追债,谁曾想到,不仅别人欠他的钱没要回来,自己反而被其骗了380万元。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事情另有一番隐情。
朋友帮忙讨债却添新债务
缪先生告诉记者,2009年,他处在债务困扰之中,不仅别人欠自己的13万元迟迟要不回,自己帮别人担保的14万元也面临被追责。就在此时,他遇上了张某,张某告诉缪先生可以帮其要到钱。随后,张某屡次以需要垫资为由,不断向缪先生索要钱款。“从2009年至2014年期间,这一张张借条、收据算下来一共有380万元。” 缪先生向记者出示了张某给他所写下的收据。“直到现在,我一分钱也没有收到,自己反而垫付了这么多钱给他。现在,我根本找不到他人,更别说要钱了。”缪先生为此事非常苦恼。
“你每次给钱张某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怀疑过呢?”记者这样问缪先生。“我每次拿钱给他,他总会写一张收据给我,我心想有欠条在我手上,他还能赖账不成。”
2014年,在多次向张某追债无果的情况下,缪先生报案求助。面对警察的询问调查,张某承认了自己向缪先生多次索要垫资的事实,但并不是缪先生所说的 380万元,而是只有66万元。缪先生非常气愤,他拿出了一张张张某所写的欠条,来佐证自己和张某的债务事实。但最终,张某只签下协议承认自己欠缪先生66万元。对这样的调解结果,缪先生完全不能接受。
一个坚持认为给了380万元,另一个却只承认自己拿了66万元,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记者采访了缪先生的妻子沈女士。面对记者的询问,沈女士一开始非常抵触,在记者的不断询问下,沈女士这才娓娓道出详情。
原来,张某确实以帮缪先生追债为由,从2009年至2014年期间向缪先生索要钱款共计66万元。那为什么缪先生手中的欠条算下来是380万元呢?沈女士说,张某每次向丈夫收取钱款后,所写的欠条都是虚报金额,“他就是故意多金额,这样下次再向我老公要钱的时候,我老公才会爽快地拿钱给他。”
沈女士说,丈夫因为之前摔跤伤了脑子,记事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张某欠钱的事确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不是380万元,而是66万元。“张某是当警察的面写下的说明,承诺要还66万元给我们,我们现在连一分钱都没有收到。”沈女士告诉记者,丈夫这些年到处借钱给张某垫资,家里可谓是负债累累,而家中的老人更是气得一病不起,面对困境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律师建议债权人正确维权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江苏如一律师事务所徐红兵律师。徐律师表示,缪先生和张某之间的财务纠纷情况比较复杂。首先,缪先生和张某的债务债权关系仅凭借条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事实和理由为依据,如果仅有借条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说明资金流向的来龙去脉,在诉讼过程中也不会获得支持。此外,借条也是有一定的诉讼时效的。
现在,张某已经在公安机关的调解下签下承诺还款66万元的协议书,缪先生及其家人完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还钱。至于缪先生脑部受伤,会不会影响到他和张某债务债权关系的有效性,徐律师表示,这就需要专门的鉴定,如若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缪先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他就不具备连带债务的主体资格,换句话说,他和张某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就有可能是无效的。
徐律师建议,缪先生本人或者是其家人应该尽早寻求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也提醒广大读者:在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害时要及时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