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费用标准是多少呢
更新时间:2021-05-17 1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事人在提起民事诉讼的时候,需要提交民事起诉书。如果法院在审理之后决定受理,那么当事人就需要向法院缴纳一定数额的诉讼费,然后法院才会决定开庭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往现金缴纳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更多的是网上缴纳。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有关民事诉讼费用标准是多少呢的问题。
一、民事诉讼费用标准是多少呢
(一)财产案件根据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二、需要缴纳的其他费用
当事人除了交纳案件受理费之外,还应交纳在诉讼中实际支出的各种费用,这些费用统称为其他诉讼费用。这些费用主要是:
1、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由人民法院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代为收取。
2、当事人复制案件卷宗材料和法律文书应当按实际成本向人民法院交纳工本费。
3、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的费用。
4、诉讼过程中因鉴定、公告、勘验、翻译、评估、拍卖、变卖、仓储、保管、运输、船舶监管等发生的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决定由当事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5、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条第3款规定提供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翻译的,不收取费用。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第四条 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保障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的有关民事诉讼费用标准是多少呢的问题。民事诉讼费的多少是按照比例分段累计交纳的,每个案件的费用不可能完全一致。缴纳的时候要记住保留凭据。如果您对诉讼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程序需要民事诉讼,要花多少钱?
民事诉讼案的程序为:
1. 起诉
2. 法院立案审查
3. 法院受理
4. 排期开庭
5. 开庭审理
6. 作出判决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需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需交纳案件受理费外,还需按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若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有困难,可按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
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需有明确的被告;
3. 需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需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应包含以下事项:
1. 原告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及联系方式;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等信息;
3. 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 证据及其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什么程序需要民事诉讼,要花多少钱?
民事诉讼案的程序为:
1. 起诉
2. 法院立案审查
3. 法院受理
4. 排期开庭
5. 开庭审理
6. 作出判决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需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需交纳案件受理费外,还需按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若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有困难,可按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
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需有明确的被告;
3. 需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需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应包含以下事项:
1. 原告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及联系方式;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等信息;
3. 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 证据及其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什么程序需要民事诉讼,要花多少钱?
民事诉讼案的程序为:
1. 起诉
2. 法院立案审查
3. 法院受理
4. 排期开庭
5. 开庭审理
6. 作出判决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需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需交纳案件受理费外,还需按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若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有困难,可按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
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需有明确的被告;
3. 需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需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应包含以下事项:
1. 原告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及联系方式;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等信息;
3. 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 证据及其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