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行为构成及责任承担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12-12-19 07: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答: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情形。被监护人由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故其责任承担有其特殊性。被

答: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情形。被监护人由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故其责任承担有其特殊性。

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构成包括:
(一)致害人须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致害人须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换言之,致害人须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
(二)致害人实施了加害行为?
致害人须实施了加害行为,且这种行为须是致害人自己独立的行为。如果该行为是受有民事责任能力人的故意教唆、指使、操纵所为,则应由教唆、指使、操纵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
(三)有损害事实?
致害人的行为须对他人造成了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害。
(四)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这是指受害人的损害系由致害人的加害行为所导致。致害人的加害行为是因,受害人的损害是果。
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规定,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按如下方式承担:?
(一)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在被监护人没有财产或财产不足赔偿时,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但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二)被监护人以自己的财产承担的情形?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在被监护人有财产时,其赔偿费用从本人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补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分别是什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差别在于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实际上,两者的区分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尽管客观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拥有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更成熟的心智。一般而言,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参与与其年龄、智力相符的民事活动;其他类型的民事活动则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或同意。而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被归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他们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参与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其他类型的民事活动同样需要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或同意。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说一下情况,以便给你更好的解答。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问一下社区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因为办理低保是在他们那里办理的,符不符合条件也只有他
这种情况按事实婚姻处理,财产分割适用正常离婚的规定。在事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
你说一下具体情况,被谁骗了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郭海峰律师
郭海峰律师
10分钟前
这倒没事,这是财务的疏忽导致的,并且的话呢,你也没有经过核对嘛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