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借钱要还吗?

更新时间:2015-09-21 13: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法律行为的生效也必须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

  16岁的少年甲向邻居乙借钱1 000元购买自行车,在购车时不慎将钱丢失。乙要求甲还钱,甲不得已将事情告诉父母。甲的父母一方面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另一方面则认为乙不应该借钱给其未成年的儿子,而且钱已经丢失,因而拒绝还钱。按照法律的规定,甲的父母是否应该向乙偿还1 000元钱,为什么?

  答:该案例涉及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法律行为的生效也必须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我国《民法通则》依据年龄、精神状况双重标准,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作了三级制的制度设计,《民法通则》规定:第一,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虽未满18周岁的,但已满16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10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三,不满10周岁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对于精神病人则依照其精神状况,个案决定其行为能力,或者无行为能力或者有部分行为能力,同时规定了利害关系人申请精神病人进行行为能力宣告制度。

  该案例中情形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判断,第一种情况,甲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此情况下,甲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与乙之间借款行为有效,所借款项应该返还,但是应该由甲承担返还责任。第二种情况,甲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为行为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需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方为有效。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甲的父母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并没有追认之意,此时甲所为民事行为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合同法》第58条,甲应该向乙返还所借款1 000元,而甲又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这第二种情况应该如下处理,即甲的父母应该承担返还责任,如果甲有财产,可以从其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父母适当赔偿。甲的父母未尽应有的监护职责,故无减轻民事责任之情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代替父母签字吗?
不可以的,需要依法收集好证据进行!
怎样申请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
具有不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此类。他们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只能独立实施对其生活来说必要的行为,如接受奖励、赠与和报酬等,且对行为的标的价值需有理解和预见能力。除此之外,若要进行其他法律行为,需有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律师解答动态
一般来说,仅图片和证件号没名字,风险相对小些,但仍有信息泄露可能,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证件号尝试关联其他
你好b这边转人工为您服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首先,担保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若没约定保证方式,按一般保证处理。你父亲去世,若他有遗产,债权人
你好,可以询问运营商客服,寻求解决方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报警是你的权利,但这种情况报警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对方喊叫致你犯病,若没造成严重身体伤害,警方也难实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没户口本给孩子上户口,可先找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像出生医学证明、亲子鉴定报告等。若因户口本丢失等原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