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交通事故的处理

更新时间:2012-12-19 07: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还有配套的四个部令当中,均没有提到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适用法律问题。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还有配套的四个部令当中,均没有提到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适用法律问题。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适用法规的情形,是经常碰到且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多年,现结合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和实际接触的问题,谈一谈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行为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指当事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公民的行为能力问题是在交通事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牵涉到交通事故中交通参与者能否承担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以及在交通事故中如何维权、履行义务等许多具体问题。从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看,当事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聋哑人或盲人的,占有一定比例,如何处理好这类交通事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交通事故中公民行为能力的认定

  公民的行为能力,分为有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种情况。在交通事故中,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当事人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另一种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两种情况使得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完全不同。一种是如何去评定他们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和承担交通事故赔偿义务问题。另一种是如何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他人非法侵犯的问题。这两种情况都要对当事人的行为能力进行认定。

  1、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公民的行为能力,在有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刑法》在关于犯罪一章中规定:“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强奸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民法通则》在关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章节中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page]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2、公民具有行为能力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年龄,二是必须神志正常,可以理智地进行活动。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且神志完全正常的公民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称为未成年人,其中又分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限制行为能力人,法律允许他们进行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并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满十周岁或者是精神病患者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不允许他们亲自参加民事活动。与之有关的民事活动应由他的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参加,他们也不具备承担刑事、行政责任的能力。

  对于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认定是在法律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能否参加民事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认定一个公民是否具有行为能力的时候,在年龄上判定还比较容易,但对于精神病患者如何认定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确定一个人是否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精神失常者,不是由谁说了算,必须经有精神病鉴定资格的机构,通过法定的程序才能予以确定。在我区,目前只有自治区人民医院有这个资格。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于公民的行为能力进行判决,因此,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如果当事人持有人民法院关于公民行为能力的判决书,事故处理机关应据此判决书对当事人行为能力予以确定。

  二、交通事故中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责任承担

  我国现行法律对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不负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有明确规定,但对负交通事故责任并无明文规定。因为从实践上看,公民的行为能力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缺失到完善这么一个过程,在造成交通事故的人的因素中,也并非驾驶机动车辆者才能充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骑自行车、走路甚至乘车违反道路交通法规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也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在交通事故中成为责任者奠定了基础。[page]

  1、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事故类型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成为交通事故责任者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由于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是不能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因此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一般都是无证驾驶机动车,特别是十六至十八岁的青少年更为突出,年轻气盛,好奇心重,而且遇事缺乏主见,不计后果,常常导致事故发生。

  (2)乘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在新颁发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与其配套的实施条例中,均对乘车人作详细明确的规定,但在现实案例中,因乘车人不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并不少见。如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从机动车左侧车门上下、开关车门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等,为乘车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典型。

  (3)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典型类型,就是横穿公路与直行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在交叉路口,机动车超车和会车时,行人从机动车头车尾闪出,突然横穿,直行的机动车发现后采取措施,但往往因为车速较快,双方已临近,以致采取措施不及而造成交通事故。

  在以上三种情形中,除乘车人一般不必负交通事故责任或者负较小责任外,另外两种情形的驾驶人和行人都要负同等以上责任。

  2、对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处罚或减免。在处理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发生的交通事故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人是否负有交通事故责任。前面提过,交通事故责任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因而对交通事故责任者来说,凡是具有道路交通能力的人,都可以承担交通事故责任。它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不同,交通事故的责任本身也不是一种制裁。交通事故责任只是追究和处罚的事实依据,是处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是否要处罚还要根据行为人本身的情况来决定。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是不进行处罚的,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应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但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承担者。

  三、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损害赔偿

  一般而言,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或者不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所以在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时,应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或依法指定监护人代为进行。《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page]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交通事故损害进行赔偿和调解,对于当事人双方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交通事故责任人是未成年子女的给别人造成了损害,这说明他们的父母在客观上没有尽到管教好自己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并且由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来负责履行损害赔偿的义务,既可使受害人损失得到赔偿,又可以促使父母更好地管教好自己的未成年子女。

  我国的法律把监督和护理,为精神病人行为负责的职责赋予了监护人。因此,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如果责任人是精神病人,在监护期间精神病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就应由其监护人来承担交通事故损害后果的赔偿。因为在有监护人监护的情况下出现问题,这说明监护人没有尽职尽责地履行监护责任,那么由监护人为损害“买单”是合理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可能同时有几个,如父母、学校、医院等,由于某个监护人的失职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害后果,其经济赔偿就应由这个监护人负责。另外,对于在防止交通事故的当时已尽监护责任的监护人,因为他当时不存在过错或是过错很小,则可以不负赔偿责任,或者酌情减轻或免除其赔偿损失的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无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去别
那区别很明显,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是要监护人。
刑法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
你好,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要看具体犯事实。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强制性课后服务若违背自愿原则不合法。可先与服务提供方沟通,表明自身意愿,要求停止强制行为、尊重选择。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准驾不符处理一般要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过期也能去处理准驾不符的事儿,但最好先去解决行驶证过期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客人把服务员照片发到网上是否侵犯肖像权,得看有无经过服务员同意以及使用目的。若未经同意且用于营利、恶
你好,这边想咨询的问题是民事案件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女方集体户口通常能通过婚姻关系挂靠到男方农民户口上,但各地有不同落户政策,可能对结婚年限、当地村集体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3分钟前
这事儿有点闹心哈。首先看看和房东签的租赁合同里,对车位这块有没有相关约定,要是有,房东没让你正常使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4分钟前
让交登记费这种很可能是诈骗手段。电子合同若涉及不合理收费条款,可能不具法律效力。别轻易按对方要求交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1分钟前
保费情况得看保险公司规定。一般若车辆过户,之前的优惠可能没了,重新计算保费。若只是牌号变了,保险公司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