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规定

更新时间:2012-12-19 07: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规定1、立遗嘱的行为(1)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

  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规定

  1、立遗嘱的行为

  (1)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1985年9月11日施行的《继承意见》规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公民处理继承问题的准则,是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继承案件的依据。人民法院贯彻执行继承法,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坚持继承权男女平等,贯彻互相扶助和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精神,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据此,得出这一结论,《继承法》是特别法,根据该特别法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即必须年满18周岁),否则其所立遗嘱无效。

  (2)1986年7月1日施行的《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据此,得出一结论,施行时间在后的《民法通则》相对施行时间在前的《继承法》是新法。

  (3)2000年7月1日施行的《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据此,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①特别法优于一般法;②新法优于旧法。结合本问,同时涉及到了两个规则的适用。 ①所谓一般法,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对一般的人和事有效的法。?

  ②所谓特别法,是指在一国的特定地区、特定期间或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如继承法。

  (4)从纯扣条文字眼来讲,对于“甲立遗嘱的行为”,应优先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按《继承法》来处理,即对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立遗嘱的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5)从理论上来讲,“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有区别的,不然也不会有1988年12月6日施行的《民通意见》第2条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解释是对《民法通则》第11条的补充,其中用的是“可以认定为”的字样,既然是“可以”,也就有“不可以”的情形存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2154
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建议你在当地找律师帮助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法律规定,依据医学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你好,按照顺序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但是店主没有退货。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维权。比如协商、申诉等。
如何查询银行卡被冻结在哪里?
你好,可以到银行进行查询
您好,请问在诊所患心肌梗塞的病人,医生没及时多其进行心肺复苏而错过黄金急救时间导致其死亡应该怎么办
医生未及时施救导致患者死亡,处理方式如下:1.协商和解,与医疗机构达成协议,快速解决纠纷;2.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由专家判断事故性质与责任;3.采取法律手段,向法
男朋友给我转账金额较大,备注了无条件自愿赠予,请问分手后需要返还吗
一般来说,无需返还。但如果涉及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或有其他约定,可能需要返还。具体要看双方当时的约定以及转账的具体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身份信息别盗用交税
可以直接联系税务局说明情况,但建议先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根据不同情况,可能需要提交报警记录、身份证明等材料,税务局会协助更正税务记录。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确保能同
我昨天开车把别人停在门前的电动车撞了
你好,你们可以报警,由交警部门划分责任,然后找保险公司报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