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三种

更新时间:2021-05-12 11: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民法上,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可以分为好几种的,例如我们常说的不满十岁的未成年人,因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对于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以及一些精神病人也是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那么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三种?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三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这一条规定是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擅自购买了贵重物品后,家长要求退货的法律依据。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此外,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要视情况而定:在没有发病时,他们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发病时,如果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三种

  二、什么情况法院宣告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当自然人年龄不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年满八周岁但不能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在这两种情况下,法院会宣告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

  依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怎么写有效

  这是民事诉讼法中的特别程序,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相关程序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八十七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的,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

  第一百八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三种"等相关法律知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目前的划分依据是年龄、以及行动能力、智力等方面,类型主要包括上文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三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什么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指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或者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年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未满8周岁的儿童和精神病人。 成年人是指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而未成年人则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完成民事法律行为。对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但也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怎么划分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1. 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成年人,以及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2. 限制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不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3. 无行为能力: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法律依据: - 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民法典》第十九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分类
法律分析: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以下三类: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年满18周岁且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 3.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只具有一部分民事行为能力,因而也叫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想问的法律问题,具体描述详细,进一步详谈解决
遇到那些情况?遇到那些情况?
你好,可以介绍一下事情经过吗?把事情发生的时间、经过、结果描述清楚,你需要解决什么法律问题。
潘学平律师
潘学平律师
今天 00:53
你好,可以介绍一下事情经过吗?把事情发生的时间、经过、结果描述清楚,你需要解决什么法律问题。
汪丽律师
汪丽律师
今天 00:36
你好,一般都是可以无限修改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