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警方立案标准是怎样

更新时间:2021-05-12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立案标准是指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受理案件所需要遵守的标准和规则。立案可以分为刑事立案和民事的立案,而且由于每一个案件特殊性也使得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案件警方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民事案件警方立案标准是怎样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含义是指与起诉案件的诉讼标的有直接有利害关系,或者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利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2、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谁侵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或者谁与原告发生了民事权益的争议。但是需明确的一点是,法律只要求“有”明确的被告,而不论所列的被告是否适格,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告错了人,在立案阶段,法院不进行审理和查明,因此,并不妨碍诉讼的成立。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付什么、反对什么、确认什么等应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事实和理由是指原告必须向人民法院陈述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以及支持该诉讼请求的理由。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实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说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发展、变更、消灭的情况及所持的观点、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至于原告的理由是否成立、证据是否充分、确凿,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不问。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起诉的案件应该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也就是说,应当属于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权对这一案件进行审判。另外,接收诉状的法院必须对该案有管辖权才能正式受理该案件。

 民事案件警方立案标准是怎样 

  二、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

  1、从诉讼主体来看,刑事诉讼是“官告民”,但也有例外,刑法体系中的自诉案件,原告也是公民或法人;民事案件的诉讼主体的地位则是平等的。

  2、从诉讼时效来看,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具体的该犯罪行为有可能涉及的罪名的量刑档次的最高期限,比如有可能判3-5年,诉讼时效就是3年,但检察官认为有必要追诉的,则无视时效,发布通缉令后,诉讼时效也是不计算的;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自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生效之后,若无法律特别规定,从原来的2年改为了3年。无论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法律都有对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事案件警方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相关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的标准是需要分情况来考虑的,因为不同的案件会有不一样的标准,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希望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案件立案需要哪些资料,准备什么
民事案件立案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1. 民事起诉书; 2. 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 3. 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4. 被告为单位的,提供被告工商基本信息。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案件如何才算立案
如果人民法院送达给当事人立案通知书或者受理通知书,上面载明立案时间、案号等信息的,民事案件才算立案。如果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认为有错误的,还可以依法提起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民事案件立案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 立案后多长时间开庭,如果适用的是 简易程序 ,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 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 (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 (三)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律师解答动态
一般来说,刚中专毕业拿到大学通知书,即便签了劳动合同交了社保,应届生身份还是在的。应届生身份界定通常
你好,可以简单说明你的情况,再具体沟通方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不太明确你想问啥法律问题哈。你得详细说说事情情况,比如是合同纠纷、民事侵权,还是其他方面的事儿,把具
你好不合理协商不了这个是可以去起诉的
你好,你是有民事案件的问题吗,具体描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先看孩子年龄,若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自愿给钱行为可能效力待定。收集给钱是自愿的证据,像聊天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先收集好友提供的证据,像游戏战绩、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对方毁号的材料。接着联系游戏官方客服,说明情况,尝
你好,你咨询什么问题具体描述案情详谈给你方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