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等倒塌致害责任谁担责

更新时间:2021-06-13 07: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导致其人身伤害,比如建筑物的倒塌。就在前阵子福建某酒店突然的坍塌导致很多人员伤亡。那么建筑物等倒塌致害责任谁担责?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建筑物等倒塌致害责任谁担责

  1、法律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

  2、法律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损害,堆放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明确,因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损害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有的认为,《侵权责任法》第86条没有明确规定过错的要求,因此,应当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我们不同意这种意见,对此,在2009年10月23日的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讨论,主要理由是:第一,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是物件损害责任,不是高度危险责任,按照传统,它应当遵循物件损害责任的一般规则,而物件损害责任的一般规则应当是过错推定原则;第二,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也不适用产品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物等也是产品,但通常认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等不动产不认为是产品,不适用产品责任,因此,也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第三,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的法律来源是《民法通则》第126条以及《国家赔偿法》,《民法通则》第126条公认为过错推定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1款对此有明确规定,而《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国家赔偿责任通常是过错推定原则;第四,《侵权责任法》第十一章规定的物件损害责任统一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与其最为相似的第85条规定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损害责任,也是如此。因此,认为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由并不充分。

  三、建筑物等倒塌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构成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损害责任,须具备以下要件:

  1、造成损害的物件须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损害责任不是侵权人直接实施的行为所致损害,而是由物件所致损害。其造成损害的物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如何理解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是指为自己、他人使用或者公共使用目的而建筑或者构筑的不动产。建筑物,是民用或者公用的房屋、写字楼、商厦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堤防、渠堰、上下水道、纪念碑馆、运动场馆、公园、名胜古迹等一切构筑物。设施应当包括其附属设备,例如,道路应包括护路树、路灯、涵洞等,纪念碑应包括围栏、台阶等。按照法国法的经验,简单地伫立于地,仅用指甲支撑的栏栅,不是建筑物。

  2、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须为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以及其他责任人建造或管理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必有其建造者,包括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造成损害时,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就是赔偿责任主体。按照《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对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仅仅追究所有人、管理人的侵权责任,却不追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是不公平的,因为这种损害往往是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设置缺陷所致,法律未规定其责任就会使其逃避法律责任追究。例如,在居民小区中,建筑物区分所有人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是所有人,房屋倒塌造成他人损害,其实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即业主没有关系,他倒是受害者,因此,法律应当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作为侵权责任主体作出规定。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建筑物等倒塌致害责任谁担责的问题,我国新出的民法典中归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可见,多了解这些知识对我们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收了东西后再要回是否合适,得看具体情况。要是收的是一般赠予,东西交付了通常不能随意要回;但如果是附条
房主若把聊天记录公开发到小红书,可能侵犯你的隐私权等权益。你可先和房主沟通,表明其行为不合法,要求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先把和对方沟通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都保存好,这些能证明你被骗的事实。之后可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83岁老人每月领的钱要看具体情况。要是老人有养老保险,按缴纳情况和当地政策领养老金。没养老保险但符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自离不能入职这种情况得看单位规定是否合理合法。要是单位规章有自离不能再入职的明确规定,且规章制定程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可以查。首先要收集好发货的凭证,像运单之类的,上面有运输单号和发货时间等信息。接着通过物流的官网或相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随意改大年龄是不合法的,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若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需有能证明真实年龄的材料。你可以找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学校以保管名义收缴手机超一学期不还不合理。可以先和学校沟通,说明手机是个人合法财产,学校保管期限已过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