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的分类及承担方式

更新时间:2016-09-07 14: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那么,民事责任分为哪几类?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民事责任分为哪几类?

  (1)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债务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债务而发生的民事责任。债务不履行责任是特定债务人违反义务的结果,以债务的存在为前提。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是法律关系的义务人违反消极义务的后果,责任人本不负担债务,因承担民事责任才负有债务。

  (2)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民事责任可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履行责任是指责任人须履行自己原负担的债务的责任,如合同债务人须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返还责任,是指以返还利益为内容的责任,如非法占有人将占有的财物返还权利人的责任。赔偿责任,是指以赔偿对方损害为内容的责任。

  (3)按份责任连带责任

  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民事责任可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是指在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额向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各责任人之间无连带关系。连带责任人,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相互间有连带关系。

  (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无财产性,民事责任可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是指直接以一定的财产为内容的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非财产责任,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又称为民事责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措施。

  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民法典》中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的研究
《民法典》支持多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操作包括: 1. 停止侵害行为; 2. 排除妨碍以恢复权益; 3. 消除潜在危险; 4. 返还被侵占财产; 5. 恢复受损原状等。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民法典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何具体规定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1. 停止侵害行为; 2. 排除妨碍因素; 3. 消除潜在危险; 4. 返还被侵占财产; 5. 恢复受损状态; 6. 修理、重做或更换; 7. 继续履行合同; 8. 赔偿所受损失; 9. 支付约定违约金; 10. 消除不良影响; 11. 进行赔礼道歉。
公司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是什么?
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是债务责任。一般公司独立承担,以全部财产为限。在特定情形下,如法人人格否认,股东需与公司共同承担。具体操作需结合案情,可能涉及财产清算、债务追偿等。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