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相邻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汇总

更新时间:2012-12-19 07: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与相邻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汇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第八十

  与相邻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八十四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八十五条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第八十六条 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条 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条 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九十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第九十一条 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第九十二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八十三条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庞启林在庞永红房屋近处挖井对该房造成损坏应按相邻关系原则处理的复函

  庞启林与庞永红住房前后相邻,庞启林在庞永红房屋近处挖井,违背了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987年6月该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水井大量泛水涌沙,庞启林又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损坏了庞永红的房基,致该房成为危房,给庞永红造成了重大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3条的规定,庞启林应负赔偿责任。考虑该案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减轻庞启林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相邻关系方面的
相邻关系的特征: 1. 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 2. 相邻关系的客体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时所体现的利益。 3. 相邻关系的内容主要是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给与必要的便利,而另一方的权利因此受到限制。 调整原则: 1. 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 提供利益原则。 3. 公平合理原则。
民法典相邻关系有哪些
民法典的相邻关系原则是:兼顾利益、提供利益。处理因相邻关系发生的纠纷时应从有利于有效合理的使用财产,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出发。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互相协作,兼顾相邻人的利益。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1.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 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您好。我想咨询下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的特征: 1. 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 2. 相邻关系的客体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时所体现的利益。 3. 相邻关系的内容主要是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给与必要的便利,而另一方的权利因此受到限制。 调整原则: 1. 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 提供利益原则。 3. 公平合理原则。
律师解答动态
补交1997年至2004年社保费用,得看当时工资水平、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一般按历年社保缴费标准来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社保临时账户处理得看您具体情况。若您达到退休年龄时在该地累计缴费满规定年限,可在该地办理退休并享受待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您好,请问您具体遇到什么刑事案件问题?我可以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建议。
父亲吸毒对于我征兵有影响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5分钟前
你好可以说明你的诉求来的啊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1分钟前
三十年前盗窃罪已服刑,不影响子女考公务员,但需如实填写政审信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首先,可尝试通过小区物业了解对方住址,但可能需合理理由。也可问问小区邻居,看是否有人认识他。还能在小
我也要提问